知微書院換了新山長的事很快就傳遍了桐州, 同時大家也都知道知微書院掌權人的崔氏大祖房退出了書院的管理層。
然後在有心人士的推動下,這事兒漸漸在全國範圍內的文化圈兒傳播,大家都不約而同的感歎崔氏大祖房真的要沒落了。
知微書院對於世家代表著什麼誰不清楚, 就這麼拱手相讓,下次世家排名,崔氏大祖房還能在世家表裡嗎?或許清河崔氏要變成五房了也說不準。
長安
熙興帝景淳聽到這個消息時很是驚訝,他沒想到崔清這次竟然這麼有魄力, 是“壯士斷腕”?
可他看不出崔氏大祖房以後要將怎麼奪回這送出去的東西, 盧氏、鄭氏還有崔氏其他五房那是好相與的?
這就跟當皇帝一樣, 說實話他一開始真以為自己也要成為姑姑的傀儡了。
可他萬萬沒想到,惠嘉長公主一反常態的放權, 他如今已經漸漸掌握朝政的節奏了,以前很多他不願意去想的事也開始學著去看、去聽、去學。
帝王之道他還在摸索, 而惠嘉長公主似乎也願意他學會,從中指點了他許多。
他的新任宰相就出自崔氏小祖房, 剛他需要世家的支持, 所以與世家聯姻就是一種態度。
話說回來, 如今嘗到了權力的滋味, 你讓他放出去還給長公主?彆搞笑了!
在閉門養病的惠嘉長公主自然也接到了消息,她這次是真的感覺崔清這老東西長進了, 再聯想到之前一些事, 惠嘉長公主心中閃過一絲異樣, 或許她一開始就小看了這清河大祖房……
長公主心中嗤笑,恐怕這些世家以後還有熱鬨瞧呢!
流言眾說紛紜, 崔氏大祖房名望地位可以說跌落到了有史以來的穀底。
然後很快桐州又傳出一個讓人震驚的消息。
清河崔氏大祖房的書局推出了一種新式印刷方法, 用燒製出單個瓷字可排版印刷出書籍, 對比傳統的雕版印刷方法, 它大大提高了效率不說,還降低了成本,畢竟這些字是“活”的,印完了還可以重新排版使用。
某種意義上來說,這簡直就是一場“文化信息的變革”,這會兒讀書成本高的很大一部分是因為書的價格昂貴,一套書籍要想印刷那需要動用非常多的人力物力去雕刻模板。
要知道很多平民之家的讀書人,大多終其一生都買不齊一套官方出品的精裝書籍,因為購買這樣一套書籍的費用都夠小康之家嚼用好幾年了。
因為雕版印刷成本昂貴,如今的書籍除了科考必用的能在各大書局購買到印刷版本,其他書籍傳閱流通大多是手抄本,其中錯漏諸多不說,流通傳播效率也很低,哪怕紙張已經問世千年,可這書籍仍然還是珍貴之物。
可如果印刷成本降低下來的同時印刷效率提高,那麼書的價格也會下降,這對推動文道昌盛簡直有莫大作用。
最讓人驚訝的是,崔氏沒有私藏這個技術,桐州各大書局去求教人家都大大方方教了,還好心的說要是沒條件燒製瓷字與鉛字,也可以用膠泥或者木塊代替,當然了也可以直接從崔氏書局訂貨,他們現在已經有了成熟的燒製技術。
這操作簡直亮瞎了所有人的眼,一時間關於新式印刷術和崔氏大祖房的討論在文人間又炸了,崔氏大祖房的名望從低穀又給刷回來了,甚至還上了個新台階。
畢竟在世家的權力爭奪那是少部分人關心的事,可新式印刷術帶來的改變卻是造福所有人,崔氏大祖房就這麼大大方方貢獻出來了。
在這個做的菜都要十幾道工序分開做保密的時代,如此行事簡直就是“活菩薩”的代表。
世家豪族或許會“陰謀論”,可普通人才不管你為什麼這麼做呢,他們隻要看到你帶來的好處就夠了。
崔教授這段時間接到了新朋故舊遞來得“問候信”都快一箱子了,就連越州的三老爺都派人來了,要知道放棄知微書院的特權都沒讓這位三老爺在信中這麼激動,可見這個公布印刷術這個舉動的衝擊有多大。
崔教授把提前寫好的模板改了改,然後就讓仆人群發了,他當然知道這印刷術對於世家“文化壟斷”是個巨大衝擊,但是這個東西它是造福後代子孫的,就算是世家也隻能隱晦的暗示,誰也不能光明正大說這東西不好,不應該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