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第 89 章(1 / 2)

家族之上還有民族,大良可以改朝換代、換姓更名,卻不能當外敵奴仆,誰要是敢讓曆史重演那就是千古罪人。

幾百年前的舊朝慘劇,讓所有人都明白這不是鬨著玩的,也不是可以妥協的,當初的國土被侵,國人被無差彆屠殺,北方十二州幾乎成了荒無人煙的死地。

巴哈與舍貢國立國的基石就是從北方十二州燒殺搶掠得來的。

哪怕舊朝煙消雲散幾百年,大良所有人卻把這個恨記住了,大良的開國皇帝甚至在西關立了一塊十米長的碑,上麵就八個字。

景氏可無,外敵必誅。

這是西關軍的鐵律,也是大良最初立國取得民心的根基,哪怕朝廷被打沒了,他們也得留在邊境抗敵。

西關軍分旗虎軍和雲豹軍分彆駐紮在隴州與朔州,從去年大良大亂後,他們的戰事就增多了,尤其舍貢一直都在攻打隴州,旗虎軍的統帥範七增一開始還會給朝廷發求援信,可半年前他就放棄了。

長安已經到了和鄭氏決戰的時候,沒有人會再記得他們,朔州的兄弟軍給了兩次增援後也騰不出手幫他們了。

酉裡的襲擾,已經讓雲豹軍疲憊不堪。

援軍等不到還不是最緊要的,最可怕的他們已經沒有存糧了,去年春夏時旗虎軍派人挖光整個隴州的野菜,靠著菜粥對付大半年,可入秋後連野菜都沒了,軍糧很快就見底了。

範七增滿臉風霜的望著西北邊兒的敵營,現在是初春,連野草都還沒長幾根來,離夏收還有三個月多,他的將士還能挺多久?

崔氏的海船進入大良海域後,一半停在了江南不遠處的海域,一半回了桐州。

跟齊彬已經把價格談好了,但為了防止他動什麼歪腦筋,崔氏的人把交易地點定在江南海域。

江南幅員相當於有兩州之地那麼大,然而卻有七八方勢力盤踞,昔日的魚米之鄉現在成了人人爭搶的肥肉。

淮郡乃是江南最富庶的地區之一,所有人都在惦記它,隻不過都擔心自己吞不下,這才讓它成為了江南的緩衝區,王氏和林氏合作勉強把淮郡守住,在這夾縫中求存。

時知遠在淮郡附近的海域交易也是因為這裡相對來說沒有人可以一家獨大,齊彬的人來這裡也要小心被打劫。

閔州的貨船隊已經出海,等齊彬的船隊把糧食全部運回閔州大概得走幾趟,這段時間回桐州的海船會再次帶著貨物與從江南新購入的那五十艘海船一起出發和留在江南的海船彙合,他們這次會在東南海域分開,小部分往東大部分前往西南更遠的大陸。

齊彬知道崔氏用海船去外域換了糧食後也動了心思,然而他的人很快就知道江南的海船九成都被崔氏購入了,整個船舶司的匠人也早在幾個月前就被王氏和林氏一起交易給了崔氏。

江南不缺糧,但它缺能護住糧食的武力,冀州大戰,崔氏的神兵利器名動天下,一千船匠換崔氏替他們打五千兵器這筆買賣在亂世不虧!

雲豹軍的統帥曹曲在接到崔氏送來的信件後第一反應就覺得怕不是有詐!

雖說慕容猞那老東西說崔家人還行,但他是信不過那些狗屁世家的德性,這會子崔氏竟然說要和他換糧,這怕不是有什麼陰謀。

曹曲領兵打仗在行,跟這些世家鬥心眼兒他卻犯怵,要是以前他都不帶打理崔家的,可現在他卻不能不搭理,他這裡還能抗幾天,他老兄弟那裡卻是真的斷糧了,不管崔氏打得什麼算盤他都要找範七增商量商量。

範七增接到曹曲的信後立即就讓人帶去了回信,不管崔氏要做什麼先答應他們,把糧食換到手再說,此刻他真的是彈儘糧絕,他的將士已經有一部分連野菜都吃不上了。

崔氏海船運回桐州的糧食,一早就是給西關軍準備的,時知算著時間,緊趕慢趕這批糧食總算是在規定的時間內平安回來了。

時知深知自己蝴蝶掉了太多了劇情,這一次西關軍大概不能像原著一樣拖到有救援的時候,劇情崩的太多,她就得補上這一塊兒。

不然一旦西關軍因為補給跟不上,失守潰敗,鄭氏和長安再打得昏頭都不肯出力救援,那整個北方就會再次淪為人間地獄,這罪孽可就大了。

況且如今放眼整個天下,能有心且有力給西關軍支援的也隻有她了,但這糧食怎麼給也是學問,又不能直咧咧白送,不說這容易讓彆人以為她是冤大頭,疑心重的還以為她想圖謀什麼呢。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