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知在邊界巡邏防禦工事時收到了江南來的兩封信,一封是小盧氏寫的提醒她注意防備鄭氏利用王氏害她,一封是王釗寫的懇求清河對太原施以援手,隻要留條活路,王氏必有重謝。
關鍵時刻就看出這親娘和後爹的區彆了,說的都是一個事兒,可角度完全不同。
時知把飛鷂叫來:“你派人悄悄去趟太原,把這封信交給王刻,要是還沒傻到家他知道該怎麼辦。”
時知把王釗的信原封不動讓人帶去,到底能不能做出決斷就看王刻自己了,再過幾天晉州鄭氏大軍完全入駐晉州,那時知就是有三頭六臂也沒辦法搭救。
鄭氏如今正在甘、寧兩州往晉州調兵遣將、集結大軍,王氏接到鄭氏地部署命令是攻取冀州桃源郡的任務。
桃源是冀州六座防禦城池中從北邊往南數第二座城池,它原本並沒有什麼過於特殊的,讓王氏打這裡也不是不行。
可桃源郡與晉州相接處是最平闊的原野,這裡是最適合騎兵作戰的地方,所以現在崔氏那支王牌騎軍主力就駐紮在這裡。
王氏的一萬私兵是這兩年拉起來的,他們的裝備比普通駐軍要好不少,可桃源那四千騎兵卻是崔氏大軍中武裝到牙齒的底牌,讓王氏的步兵去打桃源的騎兵,就連最克騎兵的□□手他們都比彆人使得溜,這不是明擺著送人頭嗎?
王刻從接到這個調令後一開始他想不明白鄭氏到底想乾什麼,可他卻明白王氏這場仗是打不贏的。
鄭氏此次計劃派十萬大軍過來,擺明了是下決心要拿下冀州和桐州的,可他們為什麼明知道這樣安排等於製造一個薄弱點給對方還這樣做?
王刻到底是混跡朝堂多年,他很快就想通了其中關竅,兩軍交手後王氏這邊兒一旦露出破綻,那崔氏一定會把王氏的陣線當成突破口猛攻。
騎兵最擅長奔襲,崔氏這幾千騎兵隻有後方大軍的全力幫助,撕出一條口子攻入晉州腹地也不是做不到。
或許王氏已經被放棄,最有可能的就是鄭氏想讓王氏當誘敵深入的餌,還是一個崔氏一定舍不得放棄的餌。
最可怕的是,王氏的薄弱不是偽裝而是真的薄弱,崔氏一旦確認這點就很難忍住不動心思。
要是崔氏真全力攻打王氏的陣線,王氏部隊大概率是會被擊潰。
這一萬私兵是王氏自保的主要力量,他們被擊潰了,太原就無兵可以抵擋那支奔襲而來的鐵騎。
用腳趾頭想鄭氏也不會真放任他們進來,隻要趁機把這隻騎兵和給他們壓陣的軍隊包抄,晉州就不會有失,崔氏這支底牌軍隊也會付出慘痛代價。
可“誘敵深入”的王氏會麵臨什麼?
鐵騎踏太原,鄭氏萬一救援不及時,那殺紅眼之時誰敢保證太原不會遭到報複性的屠戮?
但他可以拒絕鄭氏嗎?
上了這條船就難再下了,晉州已經不是王氏的天下,在武力值差距懸殊的情況下,王氏已經失去了說“不”的權利,不然不用等崔氏的鐵騎來,鄭氏大軍就能把王氏一鍋燴了。
王刻現在隻能寄希望於崔氏的當家人能聰明一些,忍住誘惑彆動一口吞了王氏家底的心思,進而真把火力全集中到他家這邊兒來。
可捫心自問,換個境況王氏能忍住一口吞了崔氏的誘惑嗎?
答案讓王刻心裡發寒,他不能寄希望於崔氏,也不能送信給崔氏預警。
萬一崔氏提前知道了鄭氏這個計劃卻找到了破敵之法,一邊兒把王氏吞掉,一邊兒又找到辦法順利脫身,那這就是引狼入室。
左思右想,王刻都覺得太原生機渺茫。
從冀州到太原快馬日夜不停趕過去,最少也要三天的世間,如今晉州戒嚴,崔氏的人想加快速度也不太好辦。
幸虧這會兒王氏在晉州的餘威仍在,王釗給的王氏信物還算還有用,送信的人扮成王氏之人,總算在五天內趕到了太原。
王刻現在正在安排族中一小撮身份不打眼、天分不錯的小輩離開太原,他如今無法相信鄭氏不會生出犧牲王氏的心思,也不能寄希望於崔氏可以忍住誘惑,萬一人家真有辦法順利脫身呢?
王刻把家族中一部分最緊要的東西交給侄子,讓他去江南投奔時帶給王釗,希望江南的族人可以順利渡過這次人間浩劫,那樣王氏就還有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