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第 109 章(1 / 2)

價值兩萬貫的田產對崔炎來說是能承受的,以桐州現在的地價,哪怕是良田也頂多一萬畝,相當於他家裡四分之一的田地。

大家有錢就想置地那是因為這東西比生意保險,可其實收入一年也就仨瓜倆棗,如今崔氏這番景象,他心裡算了一筆賬,隻要琉璃坊的生意不出大岔子,沒幾年這本錢就回來了。

田能再買,這買賣可就一次機會,他們猶猶豫豫不舍得那點兒地,江南那些人可覺得這是個大便宜!

要不說崔炎能攢下家業,腦子的確轉得最快,他甚至還估摸出家主府再過個十年八年可能都不需要屯那麼多田養兵,到時候再從家主府買回來可能都行。

最重要的是這可是跟著時知做買賣,將來要是有那麼一天,老崔家祖墳集體冒青煙,家裡這金鳳凰一飛衝天,有這層關係可比那什麼田產可有用多了!

有著崔炎打樣兒,崔氏其他機靈家底兒又厚的立馬也站出來表態,他們也很願意,所以十個名額很快就占滿了。

時知很乾脆,跟大家當場簽了契約,並且表示這琉璃坊要是不在運輸上出問題,股東一年分個一千金大概是沒問題,大家兩三年就能回本,一本萬利的買賣不是說說的。

這不是糊弄人的說法,以前不敢擴大規模銷售是為了怕引人懷疑,畢竟賣到海外次數多了也會走漏風聲,出海的又不止崔氏。

但如今崔氏完全不怕這個了,那就完全可以換個路子走,要不是計劃得等環境穩定以後趁它沒怎麼貶值拿來換田,時知早就在起兵之時就擴大規模生產補虧空了。

這精品玻璃在海外和本土的市場差不多一樣受歡迎,有了海船一年產個幾十件賣到海外各個國家仍舊是昂貴的奢侈品。

既然如今公開了,除了高端路線,時知還設計了中端產品在本土出售,隻要方向把控好,琉璃坊的生意二十年內保證日進鬥金其實沒問題。

至於二十年後……咳咳,做生意誰能看這麼遠,是吧?

時知簽契約時表示隻要上等良田,不然她沒那麼多人耕作,桐州地界的良田大多都在崔氏手中,這一點對崔氏族人其實也不算難辦。

十萬良田到手後時知立馬大手一揮,送了十個股東一人一套最上品琉璃器具,哪怕如今行市不景氣,這也值幾百金了,這樣原本還有些肉疼的族人又立馬覺得灶女相當大氣。

田地到手後,“土地農業司”就又開張了一次,這些田本來大多都是有農人租佃,但原本崔氏的佃租是五成,沒想到地到了農業司後變成四成,這簡直就是天上掉餡餅兒!

很多佃戶為了儘快和各地“農業司”簽契約半夜就跑來排隊,就怕政策變了便宜彆人。

時知計劃幾年後糧食寬裕了,就慢慢減稅,她總歸讓這些百姓能真正嘗一次“餡餅兒”的。

崔氏這次大動作沒有隱瞞任何人,很快江南也就知道那琉璃是來自崔氏了,而且他們與一項天大的好買賣失之交臂,差一點點啊!

時知到江南巡視走得是陸路,一路走來很多世家豪族都設宴款待,這些應酬時知大多也都去了,今時不同往日,場麵上的事她得應付。

很多人的確也旁敲側擊打聽這琉璃坊的生意,可惜時知很遺憾的通知這買賣自己族人太看重,她也不好拒絕,等以後有機會再帶大家一起發財。

但即使這樣說,一路下來走到淮郡,她耳根子就沒清靜過,等到了淮郡看到老遠就來迎接自己的一堆“老熟人”,時知心裡感歎,難怪人人都愛權呢,不過是換個境遇一切就全然不同了。

小盧氏這次和王氏眾人一起來接女兒,心裡痛快極了,想當初她想到碼頭悄悄接女兒都怕彆人說閒話,哪裡能想到如今王氏全族都求著她來呢。

自從時知拿下淮郡,她的日子再沒有比這一年舒心的了,以前總給她找事兒的人一夜之間仿佛全都變得通情達理起來。

仿佛當初崔氏滅掉盧氏在她耳邊說風涼話的不是他們一樣,都說風水輪流轉,隻怕所有人都沒想到這風水轉得這麼快!

時知這次自然不會再住到王家,她入住到彆院後,小盧氏這次高高興興帶著行禮跟著住過來了。

“這次可是他們求著娘過來的。”小盧氏知道那些人圖的是什麼,可她不在意,在王家她還顧及這個顧及那個,住到女兒這來她可算痛快一回。

時知知道小盧氏這些年因為盧家敗落受的委屈,要不是她起來了隻怕還有更大的罪受,如今江南在她手裡,那些人想來又換了嘴臉讓小盧氏膩歪。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