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7、第147章 第 147 章 二合一(2 / 2)

岐王鬱黑著臉,他很清楚如果再任由事態發展下去那等待他的隻有死路一條。

“讓咱們的人動手吧!”

左右都是一死,他絕對不可能坐以待斃!

岐王府府兵與驍騎營圍殺幾個皇叔王府是在一夜之間發生的,等荀延知道時岐王已經被趙五娘派去的禁軍拿下關在宗人府了。

這事兒鬨得沸沸揚揚,幾個王府幾乎血流成河,除了當夜留在皇宮的三個小王爺,荀延的幾個親弟弟及其家眷全都被他的獨子殺的乾乾淨淨。

當然了皇宮岐王原本也沒放過,隻不過禁軍早有準備,進攻皇宮的人沒幾下子就被拿下了。

荀延聽到這消息後忍著眩暈這次竟然硬硬生沒暈過去,他赤著眼眶看向趙五娘:“你故意的?”

趙五娘輕聲道:“臣妾隻是讓人告訴他陛下的病情。”

荀延閉了閉眼:“就算他該死,可二弟他們幾個又礙著你什麼了?”

到此刻荀延還想不明白緣由那他也不是荀延了。

“這話陛下得問岐王,臣妾也沒想到他能這樣狠,原本以為他隻想殺臣妾這個妖後呢。”你兒子殺親叔叔怪得了誰?

看著神色冷淡的妻子,荀延粗喘了幾口氣:“那你為什麼還留下我呢?”

趁著他病重一起除了,不是更好嗎?

趙五娘給荀延拍了拍背:“陛下病糊塗了,臣妾隻盼您早日康複能主持大局呢。”

“這些年難為你忍得這樣久,隻是現在不用再忍著了。”

荀延苦笑,其實他不是沒有感覺,隻不過人有時候總喜歡自欺欺人,長子的死終究讓他們再也無法回到從前,可他偏偏不信!

“你終究還是這樣自以為是。”趙五娘看著荀延嘲諷得笑了。

她知道荀延不相信岐王殺那麼多人不是她故意引導的,但荀氏宗親她和荀皎根本沒有放在眼裡,殺或是留對大局沒有影響,這一局隻在岐王。

荀皎進到寢殿後,趙五娘就離開了,若不是要看好荀延,她一刻也不想待在這裡。

荀延看著這個麵容像極了自己的妻子的女兒,他心裡徒生無力感:“朕不該送你去崔時知那裡。”

荀皎笑了笑:“父皇覺得女兒不如你的子侄?”

荀延搖頭歎息:“他們都比不上你。”

“就因為我是女兒,所以就不配讓您看到我對嗎?”荀皎的聲音有些冷。

“皎皎,你說崔時知為何不稱帝?”荀延沒有回答女兒尖銳的問題,反而問了她一個句。

“這世間的男子皆瞧不起女子,所以老師稱帝會有很多阻礙和危險。”荀皎很清楚荀延的意思。

“這世間的不公道並不是父皇說了算,也不是崔時知說了算,若選你繼位大楚未來隻會有層出不窮的危機。”荀延能不知道女兒的野心嗎?不,他其實早就看出來了,但他原本是想過幾年把女兒送去華國,讓崔時知頭疼。

荀皎給荀延掖了掖被角:“父皇,若是當初你不是嫡長子,祖父沒有選你當繼承人,你會就此認命輔佐兄長,還是寧可違背祖製,也要得到這無上權利,哪怕弄得自己子孫有樣學樣殺戮不儘?”

荀延聽了這話沉默,他會怎麼選這都不需要回答。

“大楚若是給岐王,那我寧可它姓了崔。”荀皎一點都不介意吐露自己的仇恨,兄長的死、母親的淚她沒有一刻忘記過。

荀延苦笑:“你這性子倒是和朕一模一樣……”

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老師說,她隻給我五年時間,五年到了大楚若不是我的,她就親自來取。”時知的話不止是荀皎的壓力,也是荀延的。

荀延深吸一口氣:“你應該清楚,若是你繼位,那以後和崔家的矛盾會越來越多,你有把握贏得了崔時知嗎?”

荀延搖頭:“沒把握,但老師說了,隻要您選我,她也會選我。”

聽到這話荀延猛得抬頭,看向荀皎:“你信這話?”

“為何不信?”

“你非崔氏血脈!”荀延突然感覺有些東西超出了他的認知和設想。

“崔照也非老師血脈,或許父皇覺得這很重要,可在老師眼裡這根本不值一提。”荀皎有時候覺得她的老師活的真如聖人一般。

荀延下意識搖了搖頭,他無論如何也不能相信的,因為如果信了這話,有些內心很隱秘的東西就會徹底崩塌,他就會徹底輸給那個人!

“朕可以傳位給你,可你不能再和崔氏有瓜葛!”他不會允許自己的江山便宜崔家。

荀皎笑了:“這麼說您也覺得女兒是可以繼位的了?”

“事到如今朕還有選擇嗎?”

荀皎像是完成了一件什麼心事一般,輕快的道:“女兒的婚事已定就不勞父皇操心了,冊立詔書女兒也已經讓人擬好,等父皇身子好些露個麵就行。”

荀延被女兒的話氣到了:“你若是和崔氏繼承人完婚,日後你們兩個隻能是一對怨偶,莫非你當真願意把權力拱手相讓?”

“父皇是不相信女兒,還是不相信老師?”

“朕是不相信這世道!”荀延接受女兒繼位的底線隻在她以後的孩子還姓荀,可荀皎若是和崔氏聯姻,那她的孩子姓什麼能是荀氏說了算嗎?

他一倒下,這世間再無人能克製崔時知!

“老師不會介意,說實話女兒其實也不是很介意。”

孩子姓什麼不都是她的孩子?

老師連血脈都不在意,還會在意一個姓氏?

可在這一點上,荀延寸步不讓,不但拒絕出席冊封皇太女的大典,甚至開始絕食,哪怕用岐王和他幾個侄子性命要挾他也不為所動。

荀延冷酷地道:“既然終歸要便宜崔氏,那他們幾個早死還乾淨些。”

就這樣僵持了半個月,直到從清河送來一封時知親筆密信到達荀延手中,他才終於配合了。

時知來信很簡單,就是明確表示荀皎和阿照的孩子可以不姓崔,甚至取什麼名字她也不過問,口說無憑,立字為據,這封信用了印就是憑據。

“楚、華二國儘歸君之血脈。”時知最後這話幾乎是鑽進荀延心裡,統一天下是他做夢都想的事,可隨著崔時知和她的華國越來越強大,這事兒也就隻能做做夢了。

如果……荀皎的孩子能統一天下,而且這孩子姓荀,那即使是岐王好好的沒有失掉繼承權,他也會心動!

“傳朕旨意,岐王大逆不道,屠戮親族,即日起貶為庶人,幽閉終生。”

荀延這人最大的優點就是做了選擇就不會再拖泥帶水,既然局勢已經不為他控製,那他就努力爭取到最大的利益好等日後翻盤。

冊立皇太女的事當然不是一帆風順,可是有荀延出麵,那些老臣不敢翻騰太厲害。而這些年趙五娘和荀皎也不是白混的,朝堂還是有一部分支持者的,女子當政這件事可不可行,隔壁都實驗當了十幾年了,華國還不是蒸蒸日上?

最主要的是誰敢在這是個時候作死蹦躂,沒看陛下都被這娘倆製住服軟了?

荀皎當上皇太女半年後,岐王病逝宗人府,荀延聽到消息後沉默許久,後跟荀皎說給他一份體麵,荀皎答應後,其餘一概沒有再問。:,,.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