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 驅逐韃虜,再造中華(2 / 2)

蘭芳 禦炎 9954 字 6個月前

不得不說,當與會眾人得知蘭芳的先行小組已經在清帝國建立起一百零三個先頭據點並且籠絡了二十萬左右的人口為自己服務的時候,不由得對趙學寧刮目相看,也對清帝國內裡的虛弱感到無比震驚。

這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組織架構,居然能對自身眼皮子底下茁壯成長起來的敵對勢力毫無察覺?

蘭芳這邊甚至都開始互相串聯準備搞聯合動員體係,以備將來蘭芳大軍登陸的時候給他們提供必要的軍事幫助和後勤幫助,並且已經開始囤積糧秣,甚至有幾個農莊已經開始鍛造兵器了。

這都毫無察覺?

與之相比,那些縣令一連兩年不升堂、駐防八旗子弟欺男霸女、知府和縣令官官相護狼狽為奸陷害忠良之類的事情,基本上就是基操勿六的水平。

這一樁樁一件件事實擺在眼前,由不得大家不對趙學寧的膽魄和手段感到佩服。

您還真不是一個嘴炮俠,說要收拾帶清,您是真的要動手啊!

而且大清貌似也真的隻是看上去強壯,但實際上,貌似也沒有那麼強壯啊。

也由此,會議上明確對趙學寧的北伐計劃表示反對的人也越來越少了。

共和國五年年末的臨時國務委員會和臨時軍事委員會兩場大會上,除了少數幾人選擇棄權,大部分人都最終支持了趙學寧的意見,等於蘭芳的軍政決策圈已經完全接受了這個事實。

共和國六年的開年擴大會議上,百分之八十的與會人員最終選擇了支持趙學寧的北伐計劃。

剩下的百分之二十大部分都是棄權,隻有少數十幾人還是懷有憂慮,畏懼清帝國龐大的體量,覺得蘭芳與之對抗,不會有很好的結果。

散會之後,這些人還試圖說服趙學寧不要那麼冒進,就算要打,也要穩紮穩打,再等個十年,積累更強大的國力,說不定會更好——大清到底還是個老大帝國啊。

趙學寧聞言大怒。

“十年?世界日新月異,每時每刻都在發生全新的變化,你跟我說十年?十年的時間會發生什麼伱知道嗎?十年閉關自守什麼都不做,你知道會導致什麼嗎?我們是蘭芳!不是大清!”

因為對這十幾人的失望和惱火,趙學寧直接動用了自己的權力解除了這十幾人臨時國務委員會候補委員的身份,並且將他們調離了民政、財政方麵的實權崗位。

最後,這群人被趙學寧全部安排到銅州的集體農莊內負責帶著農民們墾荒去了。

反對者被趙學寧解除職位之後,棄權者的處境也越發的艱難,趙學寧國家締造者的威望太強,意誌的感染力也太強,蘭芳國內的主戰情緒越發濃烈。

適時的,趙學寧喊出了那個關鍵的口號——驅逐韃虜,再造中華。

趙學寧在全體擴大會議上提出了自己對於北伐帶清的動員號召。

“一百四十多年前,清軍通過吳三桂的接應進入了山海關,擊潰了李自成,進入了京師,從此開始了對華夏大地的征服和統治,對於大部分人來說,他們的征服和統治並沒有什麼新奇的。

他們的征服和統治與曆史上無數次發生過的征服與統治的過程並沒有本質上的區彆,一樣都要殺人,一樣都要流血,一樣都要清算舊王朝的勢力,一樣都會給百姓帶來無儘的痛苦和哀傷。

但是他們還做了一件事情,這件事情的發生,使得這場原本沒什麼不同的征服與統治變得不同了,那就是剃發易服,清人自知小族臨大國,以自身人丁稀少而漢人眾多,生怕統治不穩。

於是,他們做了非常卑劣的事情,以剃發易服的要求來辨彆敵我,接受剃發易服,就是順民,不接受,就是敵人,要殺光,而漢民千百年來傳承蓄發,講究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可棄。

清人給了他們兩個選擇,要麼放棄千百年的傳承與堅持與文化與尊嚴,墮入深淵,要麼放棄生命,選擇死亡,當時的人們做出了選擇,不願意墮入深淵的人們進行了極其英勇的反抗,但是結局很可惜,他們失敗了。

他們的失敗受限於當時的局麵,是不可避免的,因為在當時的大多數不識字的人看來,是否保留發型和衣冠,與他們無關,他們本來就用不起漂亮的冠冕,也穿不起華麗的衣服,更不知傳承為何物。

大明的教化針對的是少數人,大明的尊嚴和傳承也是留給了少數人,對大多數平民老百姓來說,剃發易服與否毫無意義,為此失去生命,更是不可能被理解的一件事情,所以他們接受了。

他們接受了,就意味著華夏大地上的大多數人接受了,他們選擇成為清的順民,就此生活下去,反抗的那群人並沒有爭取到大多數人的支持,大多數人站在了他們的對立麵,他們的抗爭從一開始就注定失敗。

他們的失敗,並不是輸給了清人,而是輸給了他們自己,他們的本質和清人並沒有太多的不同,如果說清人就此為止,不再做更多的惡事,我想,今時今日,我也不會站在這裡,但是他們沒有。

他們自覺心虛,自覺自己做了非常殘酷的事情,自認為不可能得到諒解,自認為天下漢民會向他們複仇,所以他們緊張無比,他們戒備著所有的漢民,生怕他們的利益和權勢會失去。

為此,他們首先用八旗製度擴充了自身的數量,在滿洲之外,融合了蒙古和一部分漢人,創造了旗人的群體,創造了一種全新的身份認同,以旗人作為自身的統治根基,以天下養旗人,再以旗人馭天下。

清之前,大明的百姓背負著兩座大山,皇親國戚,以及貪官汙吏,這兩個特權群體壓在他們頭上,把他們壓得喘不過氣來,而入清之後,百姓背負著的成為了三座大山,在皇親國戚和貪官汙吏之外,還有旗人。

在大清,非旗人不能為高官顯貴,非旗人不能掌軍,非旗人不能得到皇帝的信任,百姓的負擔更重,出路更少,受到的戒備更甚!更可恨的是,清帝根本就沒有把自己視同為華夏君主。

當今大清皇帝,口口聲聲說自己是夷狄之君,處處講究滿洲舊俗,為了防範漢人,讓漢人永遠不能造反,大興文字獄三十餘年,造成無數冤假錯案,害死無辜無數,罪行累累,罄竹難書!

我們驅逐韃虜,驅逐的就是這樣一群把自己視作奴隸主、把天下萬民視作被征服的奴隸的可恨存在,驅逐的就是那群食民而肥的惡鬼、凶煞,我們要把這群壓迫者全部消滅,讓他們為他們的罪行付出代價!

然後,我們要做什麼?我們要再造中華!其實之前,我想過要不要用恢複中華來做我們的口號,但是後來我想了想,我覺得,恢複這兩個字不是很妥當,我們要恢複什麼?恢複大明嗎?恢複那個被人們拋棄的大明嗎?

大明之滅亡,並非是因為大清,是因為他們自己,他們自己做了太多的孽,所以才亡了,他們的滅亡理所當然,沒有任何恢複的必要,我們要做的,是再造中華!”

趙學寧站在演講台上,大聲的將自己的所思所想說了出來。

“何為再造中華?就是要總結過去曆朝曆代覆亡之根本經驗,用以避免我們自己也走上錯誤的道路,所以我們絕對不能學大明,不能用皇親國戚和貪官汙吏這兩座大山再壓在百姓頭上。

我們不能讓他們憎恨我們,如此,在我們遇到危險的時候,他們會反戈一擊,而不會跟著我們一起戰鬥,失去了他們的支持,我們寸步難行,我們什麼都做不到!我們能有今時今日,和蘭芳百姓的支持是分不開的。

同樣,我們也不能讓他們目不識丁,什麼都不知道,以至於當一群彆有用心的異族人要毀滅我們本族的久遠文化傳承的時候,他們隻會麻木的跟隨,而不會奮勇反抗,致使神州沉淪!

我們必須要和他們結為命運共同體,我們就是他們,他們就是我們,我們要給他們以足夠的教育,讓他們識字,讓他們知道他們是華夏兒郎、炎黃子孫,讓他們知道先祖的傳承有他們的一份!

讓他們有尊嚴,讓他們有選擇,讓他們有知識,讓他們有自由,有了這些之後,在遇到危險的時候,他們才會和我們站在一起,一起麵對危險,一起對抗強敵,一起獲得勝利!

這就是再造中華的根本!也是我們戰勝大清的必勝秘訣,掌握了這條秘訣,我們必然獲勝,大清必然失敗,不管他們的索倫兵和蒙古騎兵多能打,不管他們有多少槍,多少炮,最後獲勝的,一定是我們。”

趙學寧的這一次講話獲得了山呼海嘯般的歡呼和掌聲,幾乎所有的與會人員都站了起來,向趙學寧致以崇高的敬意。

隨後,【驅逐韃虜,再造中華】的呼喊聲響徹這個會議大廳。

蘭芳的國家意誌就此凝聚。

從共和國六年年初開始,北伐清帝國就正式成為了蘭芳的國策,蘭芳的宣傳口徑開始大幅度轉向,向戰爭、北伐、解救同胞、摧毀清政府和旗人群體等等方向轉向。

社會輿論層麵,宣傳部門開始大規模宣傳清政府立國的過程以及他們在南下的途中造成的殺孽,並宣傳清政府利用旗人群體壓迫統治億萬漢人的方式方法以及險惡用心。

在學校教育層麵,這一事實也被廣泛的告知受教育群體。

總而言之,【驅逐韃虜、再造中華】這八個字開始在蘭芳的國土上被廣泛的宣揚。

趙學寧的那一份講話的內容也被刊印成冊,大量散發到居民、學生、工人、軍隊士兵們的手裡,供他們閱讀,並了解趙學寧的號召。

蘭芳共和國作為一個國家實體,開始向著戰爭的方向大跨步的前進著。

————————

ps:午餐肉果然還是要煮一煮或者油煎一下才能發揮最大限度的滋味,否則滋味就發揮不出來,今天早上就吃的很不滿意,明天果然還是要煮一煮才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