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五章 的天下,大清的天下(2 / 2)

蘭芳 禦炎 8742 字 8個月前

“還是災情給鬨的,原來隻是北方旱災,現在江南又出了洪澇。”

穆騰額一臉無奈道:“今年這年景也不知道怎麼了,這可真是旱的旱死,澇的澇死,按下葫蘆又起了瓢,誰說不是個麻煩事兒呢,可是皇上仁善,不能把災民放著不管,所以無論如何也要賑災。

彆說你們十三行和咱們粵海關,我聽說其他關卡也是要出錢的,都給攤派了任務了,出的還不少,江寧織造,那可是出了這個數,你說咱粵海關不出錢可能嗎?不可能啊!不出錢那是想都彆想!”

穆騰額直接豎起了三根手指,那意思是再明確不過了。

潘啟一臉苦澀。

“這……這下子生意還怎麼做喲……大人,您也不是不知道咱們的艱難之處,咱們……”

“潘大人,旁人我不知道,潘家的日子怎麼樣,我還不知道嗎?”

穆騰額一臉似笑非笑的表情,指了指潘啟身上的那一身官服:“這三品官兒也不是誰都能捐的,有些人就算有錢也未必能得到這個捐官兒,您得到了,本就是皇恩浩蕩,您總要報答才是。

而且彆的不說,潘家的日子,咱們廣州人可都看在眼裡,吃的是什麼,穿的是什麼,喝的是什麼,這大街小巷可都傳的真真兒的,您可不要糊弄我這初來乍到的井底之蛙喲。”

“哎喲喂,這街頭巷尾的閒言碎語怎麼能當得真呐!”

潘啟苦笑道:“穆大人啊,外頭那些人見著我嘩啦啦往外頭使銀子,都覺得那是我在花銀子,可是怎麼可能呢?我這些銀子大都不是花給自己的!都是花給外頭的啊!

您想啊,家裡有仆人,要花錢,商行有那麼些船工、水手、賬房、雜役,那也都是要花錢養著的,偌大一個同文行,總要錢來支應,外頭的那些合作大商,每一個也都要顧及到。

還有啊,這廣州城裡大大小小那麼多大人們,有一個算一個,但凡能牽扯到十三行的,這逢年過節,哪一個不要孝敬?但凡家裡有什麼喜事,哪一個不是厚禮相贈?

除此之外,主要的就是進貨出貨運貨存貨,這些都是花銀子的大頭,全都是白花花的銀子,就算這些都不談,當初蘇四十三在甘肅鬨事,隻我同文行一家,就是三十萬兩雪花銀助軍啊!

穆大人啊,您說,那麼多人要花銀子,那麼多事情要支出銀子,我這同文行家大業大,但是也經不起這許多人伸手要銀子啊!這樣下去,不出兩年,這同文行就辦不下去了!”

穆騰額心下稍有些考量,覺得這老家夥說的也確實在理。

這些大商人一個兩個的看著光鮮亮麗,可每天睜眼閉眼最大的事情就是花錢,一日不花錢,就一日沒有保障,幾乎就是在花錢買命,著實不容易。

但是。

伱花錢買你自己的命,自家錦衣玉食吃得都不比皇宮差,真要那麼困難,你家還吃的那麼好穿的那麼好?笑話!

而且你的同文行倒不倒關我什麼事?十三行大大小小的商行倒閉再開了也不知道多少,這生意不還是照著做?

西洋蠻夷沒茶喝就要死,隻要有茶,讓誰做生意不是做?偏你潘家同文行高貴一些?

沒了你出錢,我還怎麼升官發財?

就你要討好上官打點關係,我就不要了?

你做生意不容易,偏偏我這官當的容易?

到這個肥差,你知道我花了多少錢多少心思嗎?

跟我在這兒哭窮?

我比你還窮!

一念至此,穆騰額就放下了手裡的酒杯,收起了笑容,斥退了歌舞,換上了一副嚴肅的表情。

“潘大人,本官原以為你是識大體、懂大事的大商,是有點忠君體國之心的,可誰曾想,你居然也是隻顧自己榮華不顧君上安樂的自私自利之人!哼!你走吧!走出了這門,這門就再也不會為你敞開了!”

好嘛,這就撕破臉下最後通牒了?

特釀的之前李質穎問我要錢的時候好歹還有幾十回合的交鋒,我這還沒有蓄力完成你就直接放大招了?

你不講武德啊!

到底是滿人,藏不住心思,三言兩語就問我要錢,你倒是把麵子給足啊!我花了那麼多錢連點麵子都買不到?

潘啟苦笑連連,歎了口氣,走到穆騰額身前弓身一禮。

“穆大人教訓的是,您說的對,潘某是不懂事了,潘某把事情想的簡單了,做生意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忠君體國!隻要國泰民安,潘某一族,又能如何?這賑災款,十三行一定竭儘全力!”

“哎!這就對了!”

穆騰額大喜過望,連忙伸手扶住了潘啟,笑道:“本官就知道潘大人是能體會皇上治國不易的,如此甚好,甚好!那十三行能湊出多少銀子來?”

“目前還不知道各家還有多少餘錢能拿出來,老朽總要去問一問才是,您也要給老朽一些時間才是。”

“問一問是可以的,但是潘大人也知道皇上急需用錢,這數量上也不能太少,否則說不過去。”

穆騰額笑眯眯地豎起了一根手指頭:“這個數,總不能再少了,潘大人,您說呢?少了這個數,就算給皇上送去,皇上能高興嗎?皇上不高興,咱們能有好日子過嗎?”

潘啟深吸一口氣,明白了穆騰額的意思。

“穆大人說的是,說的是,待老朽去問問各家,大家湊湊,興許能湊齊呢。”

“好,那本官就在這裡等候潘大人的好消息了!”

穆騰額美滋滋地把潘啟送出了府門。

看著潘啟遠去的背影,穆騰額臉上的笑容斂去,漸漸變得陰冷起來。

老家夥要是識趣,這一次就放過他,以後慢慢來,老家夥要是不識趣,這一次說什麼也要讓他脫一層皮。

他以為朝廷對他的家產一無所知?

他以為他關起門來過日子就能什麼都不往外泄漏?

區區一個商人,仰賴天子恩德,得以在廣州與西洋夷人通商,這本就是得天獨厚的條件,要不是當初的四口通商變成了如今的一口通商,這好日子輪得到你們這些十三行的家夥?

福建浙江那幾個原先的通商口岸的人對你們是多羨慕你們自己心裡沒點數?

吃了那麼大的政策好處,居然還不自知,真以為這些錢都是你們自己賺來的?

這裡頭到底有幾分是因為一口通商促成的,天底下人都知道,稍微找點借口,你們就都是砧板上的魚!

還敢推三阻四!

不識好歹!

留著你們就是給皇宮做儲備用的,皇宮要是沒錢花了,你們就得把自己的命拿出來給皇宮當錢花!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