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清的陸地精銳還是很強的,能把準噶爾變成一個地理名詞的強軍,絕非等閒之輩,萬萬不可小視。
他是這樣認為的。
果然,沒過幾天,七月十七日,就有一支清軍前來攻打天津府城了。
根據線報,對方是從保定方向來的,人數不多,兩千多人。
李闖覺得有點奇怪。
兩千人來打我?
伱開玩笑嗎?
我這裡可是六七千人,而且這裡可是天津,距離京師很近,帶清怎麼著也應該調動一萬軍隊來對付我吧?
然而對方還真不是開玩笑,是真的出動兩千人來攻打天津。
結果當然不言而喻。
李闖調動六千海軍陸戰隊駐守天津,構建防禦設施,對付兩千綠營兵實在是太簡單了,三下五除二就把這支綠營兵反包圍,全殲了。
其後李闖繼續派人到處探查直隸地方的清軍動向,但是很奇怪的是,他並沒有得到很多的消息,也沒有發現直隸各地緊急調遣軍隊之類的情況。
六日之後,七月二十三日,又有一支人馬前來攻打天津,人數約三百人,有騎兵馬隊,是從天津府南部過來的。
他們不僅人數少,裝備還很簡單,戰鬥力也十分低劣,李闖派了一個連隊五百人出擊,一炷香的時間不到就結束了戰鬥。
李闖再立一功。
雖然立下兩次戰功得到兩次勝利,可李闖還是很奇怪,他覺得他都占領了天津了,怎麼清軍沒有大舉出動前來攻打他呢?
彆的不說,至少駐守在京師的八旗軍隊應該出動了吧?
那傳說中超級能打的健銳營應該出現了吧?
之前福康安那邊隻有一千人,但是據說健銳營有三千多人,主力尚存,應該還能乾一仗,所以李闖就等著和清軍最強大的隊伍交手看看,結果來的都是些什麼臭魚爛蝦?
更詭異的是,還是一波一波來的,不是集中在一起來的,一會兒來一隊,一會兒來一隊兒,這幫家夥搞什麼呢?
弘曆在搞什麼呢?
李闖的疑惑還沒有得到解決,七月二十四日,又一支一千五百人左右的軍隊西北方向抵達天津。
這支軍隊裡有騎兵,但不多,還沒站穩腳跟呢,不耐煩的李闖就派了一千士兵出城把他們乾廢掉了。
到了七月二十五日,又一支八百人左右的兵馬從西南方向前來。
李闖更不爽了,主動攻擊,用野戰輕型炮發射葡萄彈把他們打崩了。
除開天津城的那一戰,他已經連續打了四場仗了,累計擊斃了清軍兩千多人,俘獲一千多人,其他的都逃跑了。
他審問那些被俘獲的清兵和軍官,得知他們也不知道自己出兵作戰的目的是什麼,隻知道他們要接到了直隸總督的命令,要來平定天津亂賊,其他的什麼都不知道。
而一問他們的來曆,李闖更疑惑了。
有來自保定的,有來自河間府的,有來自天津府南部的,還有來自古北口的,還全都是綠營兵,沒有八旗兵。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我都把天津打下來了,我距離京師隻有幾天的路程了,你們……真的不把我當回事?
而且照理來說,不應該是弘曆親自下令嗎?
為什麼隻是對方的直隸總督下令?
李闖思來想去,無論如何都想不出一個所以然來。
他很困惑。
其實吧,李闖主要是官場經驗不足。
蘭芳共和國也是一個十分單純的國家,相比於老大帝國這幾千年的厚黑政治學的浸染,建國僅僅八年、主要領導人多出身草莽的蘭芳共和國簡直單純的像一朵白蓮花。
李闖隻知道自己攻占了天津,就以為可以威脅京師了,但是天津是天津,京師是京師,兩者中間還隔著不少地方呢。
而且京師的皇帝治理天下,京師裡的中央官員們也是治理天下,對於近在咫尺的天津,他們還真不直接治理。
治理天津府的是天津知府,治理京師之外的整個直隸的,是直隸總督,蘭芳軍隊和弘曆之間,按照大清的地方格局,還隔著好幾個層級呢。
除非李闖不管不顧炮打京師,那的確是堪比告禦狀一樣的情況,你要說弘曆直接知道了,倒也算是理所當然。
但是你打的是天津,直接責任人是天津府的軍政官員乃至於直隸總督和直隸提督,和京師有什麼關係?
所以最著急想要解決事情的不是京師裡的那些高官顯貴包括弘曆,他們都還不知道這檔子事兒呢。
這個事情已經被直隸總督和天津府、順天府等地的官員給摁住了,沒往上報,他們才是現在最著急的一群人。
事情是這麼回事。
李闖突襲天津,把天津知府和副總兵乾掉了,天津鎮總兵趙國福逃跑了,但是他這一跑不是胡亂逃跑,而是直接跑去了保定。
快馬加鞭星夜奔馳,趙國福花了兩天時間跑去了保定府,把天津失守這個事情告訴了駐地在保定府的直隸總督劉峨。
他與劉峨之間有一點關係。
當年他考武舉的時候,劉峨是那場武舉的負責人,劉峨選中了他,硬是要扯上關係,兩人之間也有一點師生關係。
大清官場有一點和大明官場類似的就是,臣子之間由科舉考試而產生的師生關係是官場遊戲規則的重要一環。
所以趙國福求幫助的對象並不是朝廷,而是劉峨。
而這場戰鬥的最高責任人也不是朝廷,而是劉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