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章 受到驚嚇的弘曆(2 / 2)

蘭芳 禦炎 8547 字 7個月前

這次可不是上次那種一支一支來送死的軍隊了,而是集結之後抵達的大軍,應該能代表大清帝國的高端戰鬥力了吧?

是不是健銳營、索倫兵,或者是蒙古騎兵?

出於謹慎,李闖還是沒敢主動出擊,而是打算打一場謹慎的守城之戰。

反正他的糧秣數量足夠,後勤船隻很多,並且還能捕魚,天津地區也有大量存糧被他獲得,現在天天都能吃飽飽,舒服得很。

天津之戰一觸即發,福長安覺得自己勝券在握,很有自信。

而就在數日之前的承德避暑山莊之內,弘曆看著跪在他麵前的傳信使者,臉色逐漸變得鐵青。

這個時候,哪怕已經過了他每天最清醒的一兩個時辰,他也依舊擺脫了那種昏昏欲睡、精神不振的頹喪狀態。

此時此刻,他覺得自己的精神真的很不錯。

被驚嚇的。

因為他驟然得知,京杭大運河被人從長江地區鎮江府地帶截斷了,兩江總督書麟應對不利,不能平定叛亂,以至於需要向朝廷求援。

以至於江北地區整個京杭大運河沿岸地區的州府都變得很不安穩,很多人受到驚嚇,向北部和西部逃竄,甚至有些官員還擅離職守。

目前可以得知的是山東西部與江蘇北部都出現了流民潮,局勢比較混亂,但是目前尚且不清楚那支賊軍是否已經北上。

造成這個後果的是一支來曆不明的軍隊,目前不知道他們是什麼來頭,唯一可以作為線索的,就是這支軍隊的旗幟是一麵日月紅旗。

使者帶來了和珅的彙報奏折,奏折裡和珅認為日月紅旗很可能代表著明字,但是前明已經覆亡一百多年,在大清眼皮子底下怎麼會有一支明軍生存一百多年再起事作亂?

和珅覺得不可能,應該是某些心懷不軌的賊匪刻意借用前明的名義犯上作亂、禍亂人心,所以和珅建議弘曆立刻調動精銳八旗部隊南下。

否則大運河一旦被截斷時間太長,不僅會造成大量流民出現,也會引發北方地區物價的高度波動,很可能會影響到大清帝國的統治格局。

所以無論如何,弘曆都應該立刻調遣軍隊南下平定叛亂。

而且,一定要精銳,速度還要更快一點。

弘曆看完了奏折,深吸一口氣,嘗試平複自己的心情,但是他發現這樣做挺難的,他似乎很難平複自己的情緒。

登位五十二年以來,他遇到的大事也不算少,遇到的強敵也不算少,當年強橫一時的準噶爾汗國威脅他的統治的時候,他也很緊張,但是當時,他熬過來了。

當時他的精力和身體素質都在巔峰,可現在,他的精力和身體狀況都不容樂觀。

偏偏在這個時候,出現了疑似前明餘孽的軍隊,而且還好巧不巧的拿下了鎮江府,切斷了京杭大運河,使得漕運崩潰,京杭大運河沿線出現巨大動蕩,甚至可能威脅到直隸乃至於京師的安全。

這可不是小事,這是關乎國本的大事。

沒有京杭大運河運輸南方的糧食與各項物資到北方,帶清就無法平抑糧價、補充軍糧,就養不起北方那麼多的軍隊。

其他東西其實都好說,唯有糧食是最要緊的命門。

所以京杭大運河不能斷,哪怕堵塞都能解決,但是被人為截斷,那影響就太大了。

好一陣子之後,弘曆喘了幾口氣,隻覺得頭暈腦脹。

又過了好一會兒,他才稍稍緩過了神來。

“李玉,給朕倒杯茶來,要濃一點。”

“遵旨。”

大太監李玉立刻前去為弘曆倒茶。

不一會兒,李玉端著茶碗回來,把一杯濃茶遞給了弘曆,弘曆慢慢地啜飲濃茶,覺得自己稍微有點應付複雜情況的精力了。

“李玉,你去安排一下,朕今天就要啟程回京。”

“皇上,圍獵還沒有結束,對蒙古諸部的賞賜也沒有……”

“不要讓他們知道這件事情,封鎖消息,不要讓他們知道,就說……就說朕昨夜夢見母親,思念母親,所以決定去母親陵墓祭拜,今年的圍獵到此為止。”

“這……遵旨。”

弘曆緩緩點頭,又看向了使者。

“詔令就不寫了,替朕傳口諭給和珅,讓和珅即刻開始調撥糧草、軍械等各項物資,準備大軍南征。”

“遵旨!”

使者立刻應諾,然後火速離開了承德,返回傳令。

使者走後,弘曆深吸一口氣,喊來了避暑山莊內的隨行官員,開始給他們布置任務。

此番京杭大運河被截斷,天下動蕩,非同小可,必須要出動大軍,以絕對精銳的力量碾壓過去才能解決危機,否則情況會非常危險。

道理很簡單。

康熙多次南巡,他也多次南巡,所為的,無非是要對江南地區的官紳士大夫地主豪強們彰顯八旗軍隊的武力,告訴他們大清軍威赫赫,依然是你們打不過的存在。

大清定鼎天下,尤其是在江南,那是純純靠武力打下來的,為此多造殺孽,殺人太多,以至於江南地區民怨沸騰,儘管時間已經過去很久,但是曆代清帝依然為此心有惴惴。

弘曆更是如此。

為了震懾江南地區的人們,他多次南巡,率領強大的軍隊前往展現帝國的存在,讓江南地區的那些漢人了解到大清的武力,從而乖乖做順民。

換言之,因為剃發易服和殺戮,清帝國在南方的統治從來就沒有真正的穩定過,彆說兩廣和福建這些地方他們的官府離線製統治,哪怕在江蘇、安徽這些地方,也經常蹦出來一些反清的事例。

有清一代,江南地區的反清行動貫徹始終,一直在失敗,也一直在進行。

曆代清帝非常清楚,所以才特設了江寧織造這個職位作為他們在江南的耳目,一邊搞絲綢給皇家賺錢、滿足皇家的消費需求,一邊以江寧為中心收集各地訊息,以便於清帝在京師也能儘可能全麵的了解江南的情況。

他們很清楚,一旦有誰在江南打著前明的旗號作亂,隻要稍微有點聲勢,必然會引起大量心懷異誌之人的追隨,從而引發如同當年三藩之亂的那種情況。

京杭大運河的存在,也不僅僅是為了抽江南的血輸送到北方彌補不足,同時也是為了削弱江南的經濟實力,彆讓江南發展的太快以至於積累太多財富、生出不臣之心。

而且這條運河也能在關鍵時刻起到讓北方大軍快速南下的效果,對江南地區也是一個巨大的軍事震懾,意義是非常重大的。

京杭大運河一旦被截斷,首先就是經濟影響,隨後便是政治影響,進而就會引發軍事動亂,而根據弘曆所知,因為地方混亂道路不通,使者北上送信花了近一個月。

時間已經非常緊迫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