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
弘曆稍稍感到一些安慰。
準噶爾、喀爾喀這兩支蒙古馬隊和索倫營是他手裡的尖刀部隊,擁有最頂級的戰鬥力,和健銳營是同等級的存在,且規模上也有相當的體量。
尤其是蒙古馬隊。
這次調遣的是精銳,調來了一萬人,要是繼續動員的話,少說能拉來三五萬蒙古馬隊,就是精銳程度上不敢說能和這一萬人相比就是了。
一念至此,弘曆看向了王傑。
“朕此前聽聞蘭芳賊沒有騎兵,阿桂統領的軍隊裡,有數千八旗鐵騎,騎射精熟,勇於衝鋒陷陣,為什麼會戰敗?難道蘭芳賊都是天兵天將?”
王傑一臉苦澀。
“回陛下,戰場上的消息臣等目前所知甚少,臣正在組織人員詢問潰兵,目前唯一知道的是,蘭芳賊行軍依托水道,有小型戰艦橫行水道,步卒列陣於岸邊,以此進軍。”
弘曆沉默了一會兒。
他那不怎麼靈光的大腦正在竭儘全力的運轉著,幫助他在自己那已經蒙上一層厚厚灰塵的知識儲備倉庫裡到處搜尋,似乎想要找到些什麼。
“戰艦於水中,步卒於岸邊……這……這不是卻月陣嗎?”
弘曆忽然想到了一個在他自己看來都有些陌生的曆史名詞。
眾人不解其意,唯有和珅快速反應過來。
“昔年劉裕北伐,遭遇北朝三萬騎兵進攻,遂以水師、步卒於岸邊列陣,以少勝多,大破北朝騎兵,卻月陣一戰成名!”
“是了……是了……”
弘曆深吸一口氣,緩緩道“蘭芳賊中有能人,深諳兵法之道,能因地製宜,揚長避短……阿桂明明也是老將,也是經驗豐富之人,怎麼連這一點都看不出來?找不到應對之法?”
弘曆捏著拳頭,在自己的床沿不住的捶打。
“妄為老將!罔顧朕恩!喪師失地!如此大敗,叫朕有何顏麵麵對曆代先帝?叫朕如何是好……四萬八旗子弟啊!四萬人啊!當年先帝和通泊之敗都沒有喪師失地到這個地步啊!朕一世英名!毀於一旦啊!!!”
弘曆比較推崇他的祖父玄燁,對於他的父親則不怎麼推崇,父子倆的關係比較僵硬,弘曆也一直不覺得自己比自己的父親要差。
乾隆五十二年之前的曆次作戰,弘曆雖然不說每一場戰鬥都能取勝,但至少在每一次戰役最後的結果上都沒有失敗,或者說吃虧吃得太狠。
哪怕是緬甸之戰,也是緬甸請和作為結果,清帝國丟了裡子,沒輸麵子。
可是這一次……
前後四萬多八旗兵、四萬多綠營兵慘敗天津,被一支數千人的蘭芳軍隊玩弄於鼓掌之中,就算最後清軍殲滅了這支蘭芳軍隊,結果又能如何呢?
他已經輸得比他的父親還要慘了。
當年和通泊之敗,京師旗人家家戴孝,這一次消息傳來,不用說,京師旗人家又要家家戴孝了。
眼見弘曆如此頹喪,三名軍機大臣互相看了看對方,也不知道該怎麼辦。
他們習慣了聽從弘曆的指示辦事,而不是根據自己的意誌辦事,眼下這個局麵,他們更是希望能得到弘曆的準確指示。
於是和珅歎了口氣,還是開口了。
“皇上,眼下不是追究阿桂的時候,阿桂甚至生死不知,當下,蘭芳賊軍進犯京師之心昭然若揭,劉秉恬已經領兵在通州布防,接下來該如何行動,還需要皇上決斷啊。”
弘曆閉著眼睛不住的哀歎,到了,還是長歎一聲,叫人把他扶了起來。
“阿桂無能,使我喪師失地,以致賊軍逼近京師,朕心不安……爾等有何看法?”
眼見弘曆把皮球踢了過來,三名軍機大臣一陣心慌。
王傑和董誥立刻看向了弘曆專用解語花和珅。
和珅一陣無奈。
他擅長的是內政,又不是軍事。
當初不是您老人家讓我不要要摻和軍事的嗎?
和珅於是叩首道“奴才不諳軍事,不能為君分憂,還請皇上責罰。”
弘曆搖了搖頭。
“好吧,好吧,那王傑,你是兵部尚書,你說說。”
王傑一陣頭大,有些埋怨地看了一眼跪伏於地的和珅,硬著頭皮開口了。
“回陛下,臣以為,阿桂將軍四萬大軍尚且戰敗,足以證明賊軍強橫,此時,劉秉恬以兩萬軍兵防守通州實屬艱難,若能防禦成功,便已足夠。
蘭芳賊軍雖然戰勝,但是久戰之後,師老兵疲,必為強弩之末,劉秉恬隻需死守通州,不讓賊軍靠近京師即可,待蒙古馬隊、索倫營抵達之後,再全力出擊,必可得勝。”
弘曆聽後,過了好一陣子才緩緩開口。
“你說的有道理,當前,必須要穩妥,不能再有閃失了……傳旨給劉秉恬,令其領兵固守通州,不得隨意出戰,若有閃失,提頭來見朕。”
“遵旨!”
三名軍機大臣叩首。
此後,弘曆還有些擔心劉秉恬那邊人手不夠,於是下令把最後八百名健銳營士兵調派給了劉秉恬,以增強他手下的戰鬥力。
離養心殿之後,和珅、王傑和董誥走在路上,氣氛沉悶,一言不發。
三人的關係有點尷尬,但是此時此刻,在這個要命的時候,似乎不說些什麼,也不太好。
於是和珅主動打開了話匣子。
“王大人,董大人,事情到了這個地步,咱們三人還有必要互相針對嗎?”
王傑聞言,看了看董誥,見董誥一臉無奈,便長歎一聲。
“和大人所言甚是,當下這個時候,的確不是意氣之爭的時候了,需同舟共濟,方能度過劫難。”
“如此,有些話我也就不藏著掖著了。”
和珅看了人,低聲道“二位大人以為,劉秉恬能守住通州嗎?”
董誥聞言一愣,而後意識到了什麼。
“和大人,慎言。”
王傑看了一眼董誥,又看了看和珅,發現和珅也在看著自己,便抿了抿嘴唇,猶豫片刻。
“和大人是認為劉秉恬守不住通州?”
“我不太看好劉秉恬。”
和珅低聲道“我雖然和阿桂素來沒有什麼交情,但是阿桂善戰我是認可的,此番阿桂率領四萬八旗精銳尚且無法應對蘭芳賊軍,我認為,蘭芳賊軍實力強橫遠超我等想象,或許,我等應該有更多的準備才是。”
“和大人的意思是?”
“若通州不可守,京師危矣,京師危矣,則吾等做臣子的總要確保皇上的安危,不是嗎?”
“這……”
王傑猶豫道“和大人以為,通州必敗?京師會被賊軍侵襲?”
“為人臣者,總要做最壞的打算才是,若無最壞的打算,情況一旦到了無法收拾的地步,我等又該如何作為?”
和珅緩緩道“之前我等不認為阿桂會失敗,結果呢?阿桂慘敗的猝不及防,讓我等毫無準備,連皇上都沒有準備,這種事情可一不可二啊!
況且眼下江南戰局不利,大運河被截斷,若短時間內無法打通,則更是大事不妙,此番朝廷大軍數路出擊聲勢浩大,但究竟能取得幾分戰果,猶未可知。
皇上春秋高,精力身體不比以往,當前的局勢下,我等做臣子的必須要有所準備,咱們商議一下,在最壞的情況下應該如何作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