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學寧最初和西班牙人乾仗的時候就發現了,他們在菲律賓的軍事存在比較拉跨,根本不是正規軍的架勢。
其全軍真正的精銳可能就幾百人,甚至就算是精銳,紀律也非常坑爹。
這些年裡,趙學寧在菲律賓打探情報的眼線多次傳來讓趙學寧很無語的情報。
比如馬尼拉周邊不斷發生白人士兵在當地成家然後脫離軍隊入住本地原住民社區的事情。
正兒八經的精銳軍隊能出這種事情?
所以對付西班牙並非難事。
真正的難題還是在於菲律賓南部地區的蘇祿王國和西班牙統治區的那些“不服王化”的部族。
西班牙人最初隻是把菲律賓當作原料供給場所和交易中轉站,真正打算好好經營菲律賓的時間也不長,且因為本國實力有限,主要殖民地又在美洲,主要海外駐軍也在美洲,所以對菲律賓的控製就非常拉跨。
誠然,他們可以宣稱對菲律賓的軍事占領,但是統治根基很薄弱,甚至主要依靠大商人和教會主教的存在來維持權力,馬尼拉總督府反而不是最重要的權力核心。
宗教和商業才是這一時期西班牙能夠控製菲律賓整體的重要因素,相比起這兩點因素,軍事因素並不占主要地位。
這就帶來了一係列的問題,比如菲律賓內部普遍不服從西班牙管理的地方土著勢力,還有一直沒有被西班牙征服、頑強地向清帝國維持朝貢關係的蘇祿王國。
趙學寧早在還沒有創建蘭芳公司的時期就已經和蘇祿王國不對付了。
當時那段時期,因為歐洲發生了七年戰爭之類的大規模戰爭,導致主要力量都放在了歐洲,而非東南亞地區,所以那段時間,歐洲殖民者在亞洲的存在感削弱了。
這不但給了海盜們更大的活動自由,更使得殖民地當局放鬆了對南洋各地王公和封建主的控製,這些地方實力派人物在擺脫西方控製之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爭先恐後地投資“海盜”這門利潤極大而風險很小的“事業”。
馬來亞的各王公、爪哇以東的武吉斯族領主、販賣奴隸為生的蘇祿人、以及以恐怖手段出名的婆羅洲獵頭族都積極參與到南洋的海盜活動中,這些人被歐洲人統稱為摩洛海盜。
在趙學寧崛起的那些年裡,他們的存在是趙學寧麵對的除了英國人之外的最大的敵人。
最終,這些家夥算是被趙學寧解決的差不多了。
爪哇和婆羅洲的海盜被趙學寧先後蕩平,馬來亞的封建主王公們也被趙學寧打得抬不起頭,最後就隻剩下蘇祿王國了。
蘇祿王國的蘇祿人是摩洛海盜的重要組成部分,他們往返於東南亞海域之間,以打劫商船、販賣人口為主業,不單單搶劫貨物,甚至連船上的人都逃不過他們的毒手,甭管你是什麼人,都會被他們當作奴隸給賣掉。
初夏時節,大批海盜從蘇祿群島出發,順著季風沿路襲擊婆羅洲、爪哇、蘇門答臘和馬六甲等地,入秋後又乘風返回蘇祿,蘇祿群島上的裘洛成為了南洋奴隸交易的中心。
在趙學寧崛起之前的那些年裡,這群海盜也深深地讓尼德蘭殖民當局感到頭痛。
趙學寧崛起之後,這些人當然也成為了趙學寧的心腹之患,於是趙學寧與他們進行了前後二十多次交戰,各種手段都用過,總算是遏製住了這夥亡命徒的囂張氣焰。
不過雖然遏製住了他們瘋狂的劫掠行動,卻沒能徹底消滅他們,以至於以蘇祿王國為根基的蘇祿海盜還是時不時的出現襲擾尼德蘭商船和蘭芳公司的商船,趙學寧為此一度想過徹底攻滅蘇祿王國的可能性。
不過因為蘇祿王國是清帝國的藩屬國,所以趙學寧及其麾下還有巴達維亞當局對於要不要發兵攻滅蘇祿王國這個事情存在一些不同的看法。
他們普遍擔心如果真的滅了蘇祿王國,清帝國會對這件事情產生反應,從而發兵攻擊蘭芳和巴達維亞。
雖然趙學寧清楚弘曆那老家夥絕不可能輕易對南洋發兵,但是那是針對歐洲人的,弘曆一點也不想和歐洲人產生什麼糾紛,隻要相安無事,就可以。
可如果他知道是蘭芳主導的行動,知道蘭芳是一群漢人建立起來的勢力,就不曉得這個防漢防的不要不要的老家夥會不會有什麼出乎意料的舉動了。
畢竟歐洲人不會想著顛覆他的政權,也沒那個能力,但是漢人卻可以。
考慮到這一層,當時實力不強的趙學寧也就沒有堅持自己的想法。
但是時至今日,蘭芳的實力大增,外部環境也是空前的好,不趁此機會把蘇祿王國攻滅,留著如同一塊牛皮蘚一樣的惡心人,實在是受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