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可有唇亡齒寒之感?(2 / 2)

蘭芳 禦炎 6247 字 10個月前

但如果是趙學寧這一個漢人在南洋稱王稱霸,朝廷很難說會不會有什麼行動。

當朝天子防漢可是防的緊,特彆講究。

劉崇問心思靈巧,但麵色上什麼也不表露,隻是向趙學寧作揖,陪著笑臉說他們要采購的都已經采購的差不多了,不日就將返回十三行,就不勞煩大總統閣下的一片好意了。

趙學寧聽的出來劉崇問的抗拒之心,於是隻能搖頭歎息,一臉惋惜之色。

“可惜了,劉先生,狡兔尚有三窟,何況人乎?今日回絕一窟,來日,可還有一窟尚存,能安身立命否?”

聽著這文縐縐的一句話,劉崇問愣住了。

“大總統閣下這是什麼意思?”

“字麵上的意思,我雖然沒有在大清生活過,但是我也讀過不少書,知道狡兔三窟的故事,一隻兔子為了保命,往往不會隻有一個窩,而是會有三個窩,這樣才能最大限度的保護自己的安全。

而人為萬物之靈長,理當比萬物更加聰慧,更有戒備之心,更應該準備更多的後路,可劉先生為何隻盯著眼前的一個窟,不為自己多尋求一些窟,多留幾條後路呢?”

“後路?”

劉崇問直起身子,一臉疑惑地看著趙學寧:“大總統有話不妨直說。”

“士農工商,士農工商,劉先生,商人在大清始終是四民之末,或者說,是賤民,商業,是賤業,儘管腰纏萬貫,關起門來錦衣玉食,但是平心而論,商人,真的安全嗎?”

趙學寧盯著劉崇問,微笑道:“在我看來,如果說大清官府是一頭猛虎,那麼劉先生這樣的商人,甚至連一隻兔子都不如,哪怕一名小小胥吏,也不是商人能夠相提並論的。

官府對商人有什麼要求,商人就必須要辦到,哪怕是十三行的頭頭腦腦們,紫禁城裡一道旨意下來,縱有天大的難題,哪怕自己的事情不去做,也要優先完成朝廷的命令。

就算如此,在朝廷眼裡也不過是個賤民,予取予求,生殺大權操控於手,什麼時候朝廷缺銀子了,就問你們這些商人要,說穿了,十三行不過是紫禁城的另一個錢包罷了。”

趙學寧越說,劉崇問的麵色就越是不好,等趙學寧說完,劉崇問的臉都黑了。

“大總統閣下說這樣的話語,是在嘲諷老朽是個操持賤業的賤人嗎?”

“非也,非也。”

趙學寧搖頭道:“要說賤人,其實在大清朝廷眼裡,趙某也是賤人一個,整個蘭芳共和國內,這樣的賤人不知凡幾,從這個角度來說,蘭芳共和國,不過是一群賤人抱團取暖罷了。”

“所以呢?”

“所以,我是想要勸一勸劉先生,萬事留一線,多個朋友多條路。”

趙學寧攤開雙手,笑道:“狡兔尚有三窟,何況人呢?這些年,被官府和紫禁城逼到家破人亡的十三行牙商,應該不少吧?劉先生親眼見到的,應該也不少吧?”

“………………”

“但是劉先生還是要繼續做這些事情,因為除此之外,彆無他法,朝廷重壓之下,總要有人做這些事情,而且做這些事情,至少能獲得萬貫家財,能享受一時,總比吃糠咽菜要好得多。”

“………………”

“可是劉先生,我聽說,甘肅那邊爆發了一場戰事,一個叫蘇四十三的人在甘肅造反,朝廷正在著手平定叛亂,卻是不知這一次十三行又要攤派多少軍資?又有多少人要為此家破人亡呢?劉先生,哪怕今日不遭難,眼見同行遭難,可有唇亡齒寒之感?”

“………………”

劉崇問低著頭,雙手握拳,身體微微顫抖。

過了好一會兒,他抬起了頭,用莫名的眼光看著趙學寧。

“大總統閣下的意思,是不是想讓老朽投靠大總統閣下,暗中為大總統閣下牽線搭橋,傳遞消息,以此換取大總統閣下對老朽和家人的保護?”

“和聰明人說話就是愉快。”

趙學寧笑道:“劉先生既然能來外出辦事,想必也是有後台有關係的,身份不一般,如果劉先生願意為我牽線搭橋,找到願意和蘭芳合作經商的人,最好不過。

另外,以劉先生的後台關係,獲得來自紫禁城的最新消息應該也不是難事,劉先生隻需要把這些消息實時的傳遞給我,辦成這兩件事情,我就會派人保護劉先生。

如果朝廷打算對劉先生動手,謀奪劉先生的家產,我的人會迅速出動,他們可以幫助劉先生金蟬脫殼,逃離廣州,來到蘭芳,如此天高皇帝遠,劉先生可安度晚年。”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99。鳥書網手機版閱讀網址:.99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