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有些時候,死人比活人有用(2 / 2)

蘭芳 禦炎 5065 字 10個月前

時間一長,趙學寧也就忘記了這回事,但是現在看到這份情報,他想起來了。

不管鄭信因為什麼理由沒有回信,趙學寧都不在乎,他現在隻在乎在吞武裡王朝和曼穀王朝交接的這段時間裡,是不是能夠搞點什麼事情?

據粗劣估計,吞武裡王朝那兒少說也有三五十萬華人,這對於蘭芳來說實在是超大的誘惑,幾乎不可能被忽視。

鄭信如果還活著,趙學寧當然沒有辦法從暹羅奪取這些華人人口到蘭芳來,但是如果鄭信死了……

情況就完全不同了。

據說通鑾害死鄭信篡位奪權之後,因為鄭信的威望太高,他不敢說自己是殺死他才奪權稱王的,於是對外宣稱鄭信是病死的。

後麵因為擔心清帝國向他問罪,在和清帝國確認宗藩關係時,還自稱是鄭信的兒子鄭華,還被不明就裡的弘曆承認了。

於是,這個行為被延續下去成為慣例傳統,於是曼穀王朝每一任統治者都會有一個鄭姓漢名。

為了掩人耳目,通鑾一邊封鎖消息,一邊為鄭信舉行規模隆重的國葬,把他的生辰定為重大節日,每年都要舉行盛大的追思活動,一直延續下去,充滿了黑色幽默的味道。

或許,這也是因為通鑾心中濃烈到根本化不開的罪惡感和恐懼感。

趙學寧對於他們內部的爭端毫無興趣,但是對於暹羅那幾十萬華人,他眼饞的不得了。

再加上現在統治地區更大,統治範圍更廣,需要更多的人口來充實根基,因此,趙學寧開始思考該如何介入這場東南亞大變局。

想著想著,趙學寧想起了一句“名言”————有些時候,死人比活人有用。

你這老小子不是不想讓人知道你乾的那些事情嗎?

可是有些時候,越怕什麼,就越來什麼。

現在,蘭芳沒有足夠的理由介入這場大變局。

但是。

正所謂欲加之罪何患無辭,隻要我想,隻要我有能力,我自然能憑空創造一個介入進來的契機。

趙學寧心中有了想法,於是寫下一封命令讓人送回漢城交給陳啟隆,讓陳啟隆動用遍布整個東南亞地區的情報網絡,開始執行趙學寧的計劃。

如果行動快一點,應該能趕上這場東南亞大災變,並且順利從中攫取到至關重要的珍貴人口資源。

行動布置完畢之後,趙學寧繼續鞏固自己在菲律賓的立足點,並密切關注菲律賓土著和西班牙人之間的戰事。

和趙學寧預計的差不多,菲律賓土著的頭頭腦腦們得知馬尼拉殖民政府被推翻,全都興奮起來了。

但凡是周邊地區有西班牙人的商業軍事據點的,全都組織起各自的武裝力量,去進攻這些西班牙人的商業據點和軍事據點,試圖把他們給消滅掉,恢複各自的獨立自主。

有西班牙人在,他們就是二等公民,西班牙人享受最好的,他們隻能享受次一等的,原先可以靠著剝削和壓迫過上更加奢華的日子的他們,現在卻不得不接受腦袋上有一個太上皇的局麵。

這對於他們來說,是很不爽的。

過去是沒辦法,打不過,不敢反抗,但現在馬尼拉都被推翻了,主力沒了,就剩下地方上這小貓兩三隻,他們能不起心思嗎?

在甲米地地區,當地的菲律賓土著們共推最勇敢的戰士阿葡作為首腦,聯合七個土著部落的力量,組織了五千多人的隊伍向一個隻有兩百多名西班牙殖民地軍隊據守的、向甲米地部落收稅的軍事堡壘發起攻勢。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