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擴軍迫在眉睫啊(2 / 2)

蘭芳 禦炎 4903 字 10個月前

男人不夠用,女人也必須要拉出來接受軍事訓練,必要的情況下,女人也照樣要全副武裝的上戰場以彌補軍事力量的不足。

如此,一旦真的出了什麼大事,國家緊急動員之後,也能快速拉起一支數量較大的隊伍去執行保家衛國的任務。

另外就是這些受到過軍事訓練的青壯完全可以在軍隊需要擴軍的時候加入進去,剛加入就有一定的軍事技能儲備,會降低軍隊的訓練成本,減少需要的時間。

所以蘭芳的軍事體係就是以主力軍、治安警務人員和農莊自衛隊這三個團體組成,且必要情況下,後麵兩個團體都可以轉變為主力軍參加戰爭。

嘉定事件和馬尼拉之戰以後,趙學寧得到了十八萬左右的華人人口,這些人成功編組之後,又能建設很多的農莊。

後麵白宮算了一筆賬,認為可以適量的抽調一些成熟農莊內的青壯入伍,這些新加入的人口用不了多久就能填補征兵帶來的生產空缺。

於是趙學寧就正式啟動了第四兵團和第五兵團的組建任務。

因為招募的青壯大部分都是接受過一些正規軍事訓練的,都不是軍事小白,所以第四兵團的組建很順利,第五兵團的組建也在如火如荼地進行。

兩個新兵團的組建將以前麵幾個老兵團中的優秀老兵、士官為基礎,讓這些老兵團的優秀老兵、士官前往新兵團擔任更高職位的軍官,提拔他們的同時,也能讓他們帶動新兵團的訓練和戰鬥力。

這種老帶新模式可以最快的讓新兵團形成戰鬥力。

新兵團成立初期肯定不會執行正兒八經的軍事任務,但是駐防任務還是可以執行起來的。

一邊執行駐防任務,一邊進行新兵訓練,如此,就能解放其餘兩個主力兵團的戰鬥力。

因為國家建立之初還是打過幾場大戰的,某些地區情況不是很穩定,比如銅州,所以趙學寧就會安排主力部隊在當地駐防,建立駐軍大營,協助行政人員辦理一些行政人員不好辦理的事務。

至少需要等到當地建立起一定規模的農莊和農莊自衛隊之後,主力作戰人員的治安任務才會結束,回歸到軍事備戰狀態之中。

目前,整個蘭芳有好幾個駐軍大營,除了銅州,金州、霆州和開州也都有駐軍大營。

原蘇門答臘、現在的金州由於包括了馬來半島的南部地區,那裡原先有一係列的小國和部落政權,因為多次襲擾蘭芳控製的南部沿海地區,被趙學寧發兵攻滅。

有些殘餘勢力往北逃竄,在蘭芳控製區和北邊的暹羅控製區中間流竄,不好剿滅,於是趙學寧乾脆就在這裡設置了駐軍大營,常年安排一個營的部隊輪番駐守,保障蘭芳商業的安全。

霆州因為原先是尼德蘭的統治核心,巴達維亞更是曾經的商業核心,也是進一步向南擴張海洋勢力的關鍵節點,所以趙學寧設立駐軍大營,安排一個營的軍隊輪番駐守。

開州則是因為土著勢力最多最雜,不服從的人也最多,之前的五個首領聯合作亂事件之後,趙學寧設置了駐軍大營,以威懾宵小。

四個駐軍大營之外,就是原來的漢城、現在的天京周邊的總大營。

一般來說,沒有軍事任務的部隊每年都要來總大營駐守一段時間,除非發生戰爭,總大營無論何時至少都會保持兩個營的駐軍。

菲律賓破襲戰之後,趙學寧需要在宋州和瑤州設立駐軍大營,眼瞅著軍隊不夠用。

好在霆州和開州經過一段時間的投入和建設之後,建設起了足夠多的農莊,也拉起了足夠數量的農莊自衛隊,所以這兩個州的駐軍大營就被趙學寧撤除了。

他一邊擴軍,一邊把霆州的駐軍大營遷移到瑤州,使之駐紮在原來的達沃、現在的瑤州首府明珠縣附近。

順帶一提,馬尼拉被趙學寧設縣,就把縣名設定為呂宋,宋州的駐軍大營,就在首府呂宋縣的附近。

等於蘭芳除了天京的那個總大營之外,依然維持著金州、銅州、宋州和瑤州四個駐守四方的駐軍大營,軍事任務比較多的時候,軍隊還真是不太夠用。

這樣一來,第四和第五兩個兵團的建設還真是迫在眉睫的事情,起碼,幾個州的駐防任務需要他們支撐起來,否則一旦有戰事來臨,三個主戰兵團都抽調不出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