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關曾經打聽過許多人,沒有一人聽說過杜甫這個名字,看來杜甫當時在長安根本沒有名氣。
其實杜甫不光在當時沒有名氣,而且終其一生都不是太出名。大唐著名詩人燦若星辰,根本輪不到杜甫。
因為杜甫的詩詞裡有對當時黑暗的揭露,對民生多艱的感歎,在後世名氣才慢慢增長起來,號稱“詩聖”。
杜甫和李白是一樣的,羈旅長安十餘年,不斷贈詩獻賦,隻為求得一官半職,但始終不能如願。生活難以為繼,窮困潦倒。
為此杜甫寫下:
騎驢十三載,旅食京華春。
朝扣富兒門,暮隨肥馬塵。
殘杯與冷炙,到處潛悲辛。
可以說寫儘了在長安的**與悲傷。
但杜甫在吳關心中是“詩聖”啊,是早就仰慕的人,當下拉著杜甫的手連連搖動,口中語無倫次說著:“久仰大名!久仰大名!早就想拜見你了。”
杜甫簡直有點疑惑了,自己哪有那麼大名氣,值得這個“有錢人”仰慕?隻得連連道謝:“承蒙吳郎關照。”
吳關見杜甫窘迫,拱手說道:“吳關有事相求子美,請勿推脫!”
杜甫拱手道:“請講,但無不從。”
“這士子論壇平時隻有仆僮管理,儘皆不識文字,多有不便之處,我想請子美擔任此處經營管理之責,名為‘經理’,月薪三百文,可否賞光?”
杜甫大喜,月薪三百文已是不低的薪酬,如此有個穩定的收入,就不用到處去富人家裡“乞食”了。
當下連連拱手:“吳郎照拂!不知需要晚生做些什麼?”
“此處往來皆是讀書人,還請子美迎送,平時指揮仆僮灑掃即可,紙墨筆硯不夠自有人送來。”
“還有,子美年齡為長,不可再自稱晚生。”
杜甫連連稱是。自此,杜甫走馬上任“士子論壇”經理一職,時人稱杜經理。
吳關通過總結李白、杜甫的事跡,發現僅僅憑借幾首詩詞就能當官的可能性是很小的。況且那時也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