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倒是忘了,你快去!”
邊令誠應聲而出。
李隆基對楊昢說道:“既然吐蕃求和,正是我大唐揚威之時,明日大開朝會,讓吐蕃使團到朝會上來講!”
楊昢應聲退了下去。
不一會兒,邊令誠氣喘籲籲趕來,手裡揮舞著奏折,大聲嚷道:“聖人,大捷!大捷!”
李隆基矜持道:“講來!”
“鄯城奏報,吳關率騎兵四百人突襲吐蕃,與吐蕃大軍四萬人周旋,用計引發大雪崩,將四萬吐蕃精兵全部活埋,無一逃脫,吐蕃大將坎達布,副將洛桑均死於雪崩之中。吳關長驅直入,直達鄂陵湖。吐蕃王廷震恐,四處調集三十多萬大軍在黑河與工布一帶布防...”
“呯”地一聲,李隆基一掌擊在案上,哈哈大笑:“英雄出少年!好個吳關,真是為我大唐出了一口氣!自我大唐立國以來就與吐蕃戰爭不休,勝少負多,不得不使用和親之策...奏折上還說什麼了?”
“吳關到達鄂陵湖以後,立碑一處,刻上了‘大唐鄂陵湖’五字。因兵力有限,這才返回鄯城。”
李隆基連叫:“可惜!可惜!哥舒翰為何不派兵支援?”
“哥舒翰將軍突發中風,昏迷不醒,已在回長安的途中...”
“哥舒翰怎地如此不堪,錯失如此大好機會,而今吐蕃有了防備,恐怕難以突破了!”
邊令誠道:“恭喜聖人!想當年太宗皇帝精兵良將甚多,也未曾攻入吐蕃境內半步,而聖人運籌帷幄之中,已破吐蕃千裡之境,功績震鑠古今!實在已經勝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