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7)長長的列車(2 / 2)

天下第一小乞丐 近午天 2093 字 10個月前

**甫站起來說:“陛下,劍南道以西都是雪山大川,人不能至,且地勢較高,得之無用。青海湖一帶扼守河西走廊,如果失去必然斷了與西域的聯係,此去安西**疆域將不複存在!依臣看來還是青海湖一帶重要,請陛下定奪!”

楊國忠說道:“劍南道乃巴蜀之地,是天下糧倉,一旦失之,整個大唐都危險了,故此臣認為劍南道以西更重要!”

眾臣聽著楊李二人爭論,心裡都明白這劍南道乃是楊國忠發家之地,並且楊國忠一直兼任劍南道節度使,這是在為自己的地盤爭奪利益。他們哪裡知道楊國忠在暗處**之事。

李隆基也是如此考慮的,但他是皇帝,需要講究平衡之術,**甫為相多年,朝中都是他的勢力,有必要打壓一下。

李隆基假裝認真思考再三,才說道:“我大唐糧食一直不足,全靠南方接濟,朕以為保證巴蜀之地為上。”

**甫見皇帝發話了,拱拱手,默默退了回去。

楊國忠趾高氣揚地對赤多朗察說:“爾等可曾同意在劍南道以西後退五百裡?”

這是昨天赤多朗察和楊國忠定好的計策,怎麼能不同意,故意躊躇一陣子,才說道:“便依楊相公之言。”

赤多朗察心中所想的是吐蕃地勢較高,就是在劍南道以西後退幾百裡也沒關係,將來吐蕃大軍一個俯衝就全部拿了回來。

大家各自打著自己的算盤,最後定下的和約是:吐蕃每年獻給大唐牛羊各一萬頭;吐蕃在劍南道以西後退五百裡;吐蕃送赤瑪丹郡主入唐;大唐快馬加急撤回軍隊,雙方不再互相征伐。

退朝後雙方具體辦事人員又在措辭上爭吵半天,這才最後定了下來,赤多朗察在有吐蕃讚普親筆簽署和璽印的空白紙上寫下條約,然後交給了大唐官員。李隆基也親筆簽署了和約並蓋上玉璽。

李隆基甚為得意,這可是留名青史的大事。一切事務處理完畢後就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