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不知道的是,在劇場後台,執行導演花如雨正伏在案上嚎啕大哭,還有幾個主要演員也是相擁而泣。演出成功了!
沒人了解他們有多不容易。他們本來是涇陽城裡的一個草台班子,四處唱些小戲討生活。在古代唱戲的都叫伶人,社會地位特彆低,和要飯的也差不到哪兒去。班主是三十來歲的花如雨,一個女人,帶著十幾個人,艱難求生。
當吳關找到花如雨要他們排演新戲時,花如雨知道機會來了,但是看了劇本又覺得壓力巨大,這是從來沒演過的戲劇,情節複雜,人物眾多,並且還有燈光和場影的變化。
在吳關不斷鼓勵並提前支付了排練費用後,花如雨找來全部演員,日夜排練,因為時間隻有半個多月,花如雨咬緊牙關,每天隻睡不到兩個時辰,督促著人們排戲,有壓力還不能顯露出來,以免對其它演員造成影響。
在正式演出前的那一刻,花如雨的壓力達到了頂點,幾乎連一口水都喝不進去。她心裡明白,如果演出失敗,這麼多的人力物力就全浪費了,自己非**了不行。
而今成功了,就意味著這個班子成為天下最紅的班子,以後再也不用過討飯一樣的生活。各種心酸湧上心頭,一時忍不住痛哭失聲。
楊玉環姐妹幾個和萬春公主湊在一起討論著劇中的情節,隻覺得這次沒白來。
最可憐的是門外的羽林軍和進不來的眾多老百姓們,隻能淋著蒙蒙細雨,聽著裡麵傳出來的唱腔和喝彩聲,這個罪可受大了。
中間休場十分鐘後,《一隻老鼠和一隻貓的故事》正式上映。
舞台上一麵巨大的“白布”緩緩垂了下來,並且固定了下麵兩角。
又是咚咚幾聲鼓響,光線變暗。人們知道這是開場的信號,全體都安靜了下來。
樓上牆壁的孔洞中射出一道強光,照亮了白色的幕布。“一隻老鼠和一隻貓的故事”幾個大字一筆一畫慢慢出現在上麵,宛如有一支筆正在幕布上寫字。
人們都覺得驚奇不已。
舞台兩邊的樂隊進行現場配樂,采用了更多節奏明快的曲子。對於劇中撞到頭部的配樂都是用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