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話鋒一轉,開門見山道:“剩下的諸位也不用擔心,我找你們過來,不是為了削你們的項目預算。”
這話一出,所有人都抬頭看過來。
不是為了削預算,那還能是為了什麼?
彭瑤解釋道:“其實各位的文件也都沒什麼大問題。跟前麵幾組的問題不同,我看了一下各位的預算內容,人員方麵的開支壓得太低,連教授的勞務費,都隻有外界的三分之一。相比於各位對科技進步做出的貢獻,這太不公平了。”
乾科研這一行,外界的誤解太多了,社會不了解,人們的忽視,都是家常便飯。
很多人甚至對明星的私生活小事倒背如流,卻不知道自己國家有哪些頂尖的科研工作者。
猛地有個外行人承認他們對國家發展做出了貢獻,還為他們打抱不平,在場眾人心裡沒有不動容的。
就連先前那個急脾氣的科研人員,這次都耐住了性子沒搶白,靜靜地看著彭瑤。
彭瑤頓了頓,接著說:“我留你們下來,主要也是因為人員這一塊。除了專家、教授這些應該拿到本身職稱應該有的薪酬之外,我覺得各位應該也考慮過招收新的人才。”
眾人沉默。
他們的確想過招收新人進來,但他們的項目預算都砍到成員薪資上來了,哪裡還有餘錢去招新人?
全新的那種,剛從院校出來,或者在讀的學生倒是能招到,可一來這些學生經驗不足,不一定能負擔得起國家科研項目的壓力,對他們的幫助也有限,二來,財政府那邊也不可能讓他們花錢雇一堆學生。
從頭培養吧,說起來倒是簡單。
剛剛就說過了,藍國因為科技研發這方麵起步晚,處處受製於人,連科研人員的水平,都得靠在國外發表論文來證明,培養科研人員,靠國家還行,要靠他們這點科研預算,難如登天!
有研發經驗的那些,就更難招了。
人家在外邊民營機構裡掙的比他們多多了,跑來研究國家項目,錢掙不到,累累得半死,還有一堆人盯著支出,除了名頭好聽一點,還有什麼好處?
聽彭瑤的這個意思,是打算給他們錢,請外援?
眾人互相看了一眼,心裡有了設想,但不太敢相信,“……你的意思是?”
“招人,放心大膽的招。”彭瑤直接坐實了他們的想法。
這一下搞得眾人更加迷茫了。
如果隻是招人的話,他們跟剛剛那些小組的區彆在哪裡?為什麼非得把他們留下來,單獨說?
就聽彭瑤語氣一頓,說:“不僅如此,如果有可能的話,我希望各位能夠發揮自己的人脈優勢,把這些來幫忙的專家留下。”
會議室眾人眼神一亮,急脾氣那位忍不住開口:“他們的薪資可不比我們,高的很!”
而且在外邊機構,一般不會有公司像財政部這樣,緊緊扣著預算給研發組撥款,剩餘的研發資金都是用作獎勵金發給研發成員,因此他們的工資彈性非常大,比看上去的多得多。
國家項目這麼麻煩,要是工資不給夠,人家能肯跳槽嗎?
更加棘手的地方在於,有些人去外邊的機構,根本不是為了錢,而是單純為了能好好的做科研。
要讓這些人放下項目,去做報表,非得氣得把房頂都給炸飛了不可。
這個問題,作為一個曾經的女首富,管理一個數萬人的跨國公司的董事長,彭瑤自然是考慮到了。
“錢的問題我來解決,至於其他的……”彭瑤頓了頓,朝眾人攤手,“你們覺得,從我這兒拿錢,能困難到哪裡去?”
“那不還是得做報表……”急脾氣那人嘀咕。
他這話倒是提醒了彭瑤。
彭瑤一拍額頭,“糟了,剛剛忘記跟他們說了!”
“說什麼?”
既然不是削預算,那一切好說,眾人心中大石落下,聞言紛紛好奇地望過來。
就聽彭瑤宣布:“以後你們報表不要做得這麼麻煩了!!材料費、測試化驗加工費這些,給個大概就行,50萬以下的設備費也不用寫,留下設備費、業務費、勞務費3個,足夠了!我才是一個大一學生呀!那麼多項目,沒有係統幫忙,我看得懂嗎!”
眾人:“……”
章亦欒:“……”
章亦欒默默的回想了一下桌上堆積如山的文件,又看看現在氣衝衝的彭瑤,眼神裡閃過笑意。
裝得挺像。
作者有話要說:章亦欒:我看你處理得挺輕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