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還是沒摸清楚係統的路數。
上輩子彭瑤一直以為暴富係統就是個自帶評估功能的投資係統,從來沒有想過,它還能有係統商店,甚至還能反向賣貨,所得的錢完全都是她自己的。
早知道這樣,她上輩子才不會跟無頭蒼蠅一樣,在各個領域瞎投資。
直接投資科研項目,花錢快、周期長,關鍵是有了自己的科研成果,說不定早就打開係統商店這個功能了。
彭瑤看著係統麵板,眼睛微微眯起。
等著吧,等她搞清楚這玩意的底細的。
暴富係統:“……”
--
研究轉基因大豆的農學家們紛紛在授權合同上簽下了名字,加蓋研究組和科研府的公章,然後彭瑤再簽個名,這份合同就算生效了。
這一次簽完合同之後,所有人都沒說話,忐忑地看著彭瑤把手伸向其他種子。
轉基因大豆,這種在他們看來已經是非常普遍的轉基因作物,都能得到係統的認證,在世界間流通的話,那其他的種子,會不會也有可能通過評估?
看著桌子上種類繁多的種子,所有人心裡都忍不住升起了些許期待。
這種期待,跟之前拿獸人世界的新品種植物出來,給係統評估時的心情完全不同。
這是他們自己的東西!
從發現植物原型、發掘植物用途、野生轉耕種、研發新品種……一代代的探索、一次次的更新換代,都是憑借他們自己的力量完成的。
這是完完全全,屬於他們這個世界的成果。
在眾人的注視下,彭瑤把每一份種子都拿起來,讓係統進行世界間流通價值的評估,得到的結果十分喜人。
幾乎所有作物的新品種都通過了評估,甚至其中還有一些,並不是近幾年才培育出來的品種,而是自藍國建立以來,過去的幾十上百年裡,科學家前輩們研發出來的。
這些新品種作物能通過評估,給眾人帶來的驚訝,比轉基因大豆通過評估時更甚。
原因無他,實在是這些作物的新品種,已經存在了太久,久到就連他們這些科研人員,都已經習慣了它們的存在,甚至潛意識裡,有種理所當然的錯覺。
一直到現在,彭瑤問他們,這些作物都是誰培養的,讓他們請人過來簽合同的時候,他們才猛然記起,這些作物跟他們現在手上研究的任何一個項目一樣,都是前輩們的科研成果。
如今人民們衣食不缺的富足生活,也是無數前輩先賢們,一步一個腳印,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一點點打下基礎,積累而成的。
望著彭瑤手中的一小袋種子,眾人久久說不出話來,直到彭瑤再次問起,才猛地回神。
一個看上去有六七十歲的農學家張了張嘴,艱澀地說道:“發現這個新品種的院士……還有同小組的科研人員,都已經去世了。”
彭瑤手上拿著的是雜交紅薯,是幾十年前,耕地不足,人民還吃不飽飯的時候,藍國的第一代科學家們研發出來的新品種,具有果大、產量豐富的優點。
在如今這個時代,雜交紅薯已經出現了更加健康、美味的品種,大眾更樂意購買的也是那些新品種,這個第一代紅薯已經逐漸退出了人們的視野,隻有他們這些搞研究的,才留著種子,考慮改良和變種。
所有人都沒有想到,最終居然是這個版本的雜交紅薯,得到了係統的認證。
可惜的是,當年研發出這個雜交品種的科研人員,都已經不在世了。
就連其中最年輕的一位,也在兩年前於家中病逝。
在場的科學家裡,就有當年那些人的子孫,其中一位更是兩年前逝世那位科學家的孫子,看到這一幕,不禁淚濕了眼眶。
猶記得祖父去世之前,每次有人提起他參與研發的雜交紅薯,都說如果收費,不知道能為他帶來多少身家,問他會不會覺得自己虧了。
遇到這樣的問題,祖父總是笑笑,滿足地說:“大家能吃飽飯,就是天底下最好的事情了。”
就連纏綿病榻,彌留之際,祖父疼得神誌不清了,都還死死拉著他的手,叮囑他,好好搞科研,不要讓人民餓肚子。
係統從他們這裡買走的,都是產量大、耐鹽耐堿、耐高溫、扛嚴寒的物種,想也知道,應該都是打算賣給那些農業科技落後的世界。
這些作物,將在其他世界,救活無數因為糧食短缺,而水深火熱的人們。
前輩們,你們在天之靈,能看到嗎?眾人眼眶發紅,忍不住在心中默念:
大家都吃得飽飯了。
作者有話要說:有些地方稱呼漏掉沒改,還在改文,二更九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