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親戚朋友聽了,有不明白葉堂妹是落葉琳琅麵子的人,還能當故事聽著新鮮,附和地說葉堂妹現在混的真不錯了;有那些聰明的,知道葉堂妹這是指桑罵槐,是想發泄彆人隻瞧得起葉琳琅,瞧不起她的怒氣,當下就有人看向琳琅,看她是個什麼表情。
琳琅能有什麼表情?不需要有什麼表情啊,一年後不就能打臉了?
眾人看葉琳琅一副無知無覺的樣子,不由心中想著,聽了葉堂妹這話,葉琳琅是真的不在意,還是心中難受,裝作不在意呢?
不管彆人怎麼想的,反正葉堂妹看琳琅一副無所謂的樣子,覺得琳琅是裝出來的,心裡指不定多難受呢。
不提葉堂妹跟王公子訂親,算是飛升後,二房和葉堂妹是如何的得意非凡,卻說不久,王家就將聘禮送了過來。
聘禮像其他公子一樣,給了四萬兩。
四萬兩啊,可是讓二房笑的合不攏嘴了。
雖然葉家大房二房看起來像是沒分家,但在葉老太爺過世時,家業就已經分過了,現在隻是老太太還在,所以沒單過罷了,將來老太太死了,也隻是分一下老太太的私房,沒其他可分的了。
也就是說,這時的葉二房,其實已經獨立了。
既然獨立了,除了吃住在公中,其他的花銷,就是自己負責了。
而因家業大頭在大房手裡,所以二房沒多少家業,這樣賺的錢也不是很多,才會看到四萬兩聘禮,就這樣高興,想著這下家裡可算是寬裕了。
不錯,不少人家拿了王家四萬兩聘禮,都不返回,而是自己留下了,隻給女兒帶一點嫁妝過去。
之所以這樣,還不是因為眾人看王家太財大氣粗了,覺得四萬兩對王家來說,就是九牛一毛,人家給了自己,自己再還回去,那不是浪費嗎?畢竟這錢對自己家大有用處,對王家可不算什麼,女兒嫁過去,完全可以讓女兒在王家撈錢就行了,根本不用擔心去了王家沒錢用。
這事都形成風氣了,所以二房才會看到四萬兩感到高興,因為他們隻打算給女兒陪嫁一萬兩,其他的都自己留著用了。
彆覺得陪嫁一萬兩少了,在王家沒發達前,京中能陪嫁一萬兩嫁妝的,都是那些有錢有勢的人,普通人家誰會給女兒這麼多嫁妝,畢竟大頭錢財,都是要留給兒子的啊,誰會送那麼多錢給外人啊。
而留下的三萬兩,對二房的幫助可真是太大了,他們馬上就能因為這錢,過上好日子了,一想到這個,二房就不由喜滋滋的,想著幸好大房的葉琳琅跟王公子八字不合,要不然這好事,也輪不到自己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