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四章 跟他劃清界線(2 / 2)

當初跟他一起針對紀康的那些先生,聽說紀康中了秀才第一名時,還不以為然,可是現在,聽說紀康的先生居然是鞏大儒時,全都離郭先生遠遠的,跟他劃清界線,相信用不了多久,郭先生就得卷鋪蓋走人了。

這就不說,白鷺學堂有近一半的人,偷偷到立德學堂報了名,能不能錄取還有一場麵試。

不是學問好就可以入的,還要考察品德這一項,德不好不錄,這就是立德學院的宗旨。

德行不好的人,將來不是禍害他人,就是禍害國家,這是必然的。

為何皇帝看重鞏先生,要提拔他,他卻一直不肯呢?

那就是他不與德行不好之人為伍,他沒有與人爭鬥的心眼兒,更不屑把心眼用在這些地方,所以他早早的辭官歸穩,鬥不過就離開,很明智的選擇。

有人問了,那梁尚書為何能立於朝堂不敗之地?

人和人不一樣,梁尚書專攻刑罰,對龍禦國律法非常精通,為人行事上綱上線,誰也抓不到他的把柄,而且梁家的根底很深,很難有人動得了梁家,除非皇帝動他,彆人都沒資格,因為梁家是純臣,隻忠於皇帝。

鞏先生和梁尚書在性格及其它方麵都有差異,不然的話,以鞏先生的才學,丞相,太師一職非他莫屬。

總之,鞏先生在槐樹鎮開辦學堂一事,一時間在曲州地界轟動了,學子們全都動了心。

才幾天的時間,來立德學堂報名的居然有數百人之多。

鞏先生讓他的兒子帶著孫子,在學堂麵試那些來報名的學子,紀康說服了以前教他的鐘先生,由他來帶啟蒙班。

周圍來報名的孩子不少,隻要沒上過學的人,都可以到他的啟蒙班報名,目前他的班隻收二十名學生。

家裡實在沒錢讀書的,可以在報了名之後,經過麵試審核後,免一切學雜費,學堂提供筆墨紙硯和書,但是隻能在學堂用,不準帶回家,更不準損壞,保存好以備下個學生用。

鞏先生的兩個孫子負責童生班,童生班招二十名學生,但是報名的就有一百二十多人,麵試篩選由他們倆個負責。

他的二兒子負責秀才班,秀才班招二十名學生,報名的有六十多人。

他的大兒子負責舉人班,舉人隻招十名學生,報名的就有三十多人。

進士班,是鞏先生親自帶的,紀康和蕭瑾年是特殊存在,不作數,這個班隻招五人,目前報名的有十人。

鞏先生隻教課,不收徒,所有在校先生,不得以師父的名義,指使學生做事或收受賄賂。

因為有羅家,蕭家,及槐樹鎮各商家的支持,先生的薪水不低,學生的待遇也很好。

學校不是以贏利為目的,所以學生不用給先生送節禮,先生也不能以任何形式跟學生索要東西。

所有先生每個月的薪金都是十兩,不偏不向,無疑,這些先生裡麵,屬鐘先生享受的待遇最高,其他人,也就是擺擺樣子,十兩銀子對於鞏家,真是杯水車薪。

鐘先生很感動,當初看紀康不錯,努力的培養他,把他介紹去了縣城,雖然在那裡不順,但這孩子很爭氣,不但拜了名師,還給他了一個揚名的機會。

能在鞏先生開辦的立德學堂教書,是他這一生的幸運最高指數了。

大雪沒等進了臘月紛紛揚揚的下起來,初來北方的鞏家被凍的躲在屋裡不敢出門。

喜兒知道後,派人去塞北購回好多條裘皮大氅,給鞏家每人送了一條,自家每人一條,就連周嬤嬤和兩個廚娘也有一條。

方掌櫃和帳房兩人年紀大了,也發了一條,鐘先生那邊也送了一條,其他有的是北方人,有的是不缺這個,所以就沒送。

鞏家人看著質地非常不錯的大氅,高興的扶摸著,他們披上後就到院裡轉了一圈,感覺很保暖,這才時不時的出來走動一下。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