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閒下來就提筆寫著,心中對收容所的規劃,日子漸漸的就到了九月。
彆看蛋糕店可以脫手了,可是她還是閒不住的,再說,她想清閒,胡一天也不能讓她閒著。
好不容易收了一個這麼好的弟子,怎麼可能看著她天天忙生意,把醫術可以忽視了?
於是隔三差五的叫她去醫館坐診,而且還是胡家父子兩個一起陪著她。
這下槐樹鎮的太平醫館一下出名了,兩位退隱下來的禦醫坐鎮醫館,各地的疑難雜症患者全都慕名而來。
槐樹鎮的學堂好,醫館好,就這兩項,就能讓小鎮發展迅猛,更不要說商業還如此發達。
喜兒即要巡視產業,又要當醫師給人看病,不比蛋糕店開業那幾天閒。
九月初十,齊少夫人為齊家添了一女,九月十八,喬氏為蕭家再添一子,她現在有三個兒子一個女兒了。
就這,喜兒問她還生不,喬氏居然還點頭,“生,蕭家世代單傳,到了我這兒,咒言被破,我要好好給蕭家生兒育女。”
“真是個好女人,”
“你不想生啊?”
“最多一兒一女,婆婆,嶽母都當當,體驗一下就好,兒女多了,都是債”
“債?”
“對啊,生孩子,本就是來還債的,上輩子你欠他們的,這輩子,你就會為他們做牛做馬,若是他們欠你的,那你這輩子就有福可享了,一定都是個孝順的。”
“說的好象有點點道理。”
“哈哈,主要是我懶,不想生。”
齊氏和喬氏兩人都是喜兒給她們接生的,忙完他們的,玉米也就快收了。
梁知府和齊遠,在九月底全都跑到了槐樹鎮,親自下地幫百姓收割玉米,他們隨意挑選了一畝地,帶著人收割完,曬乾後剝了粒兒一秤。
兩人不淡定了,一千八斤?什麼概念?
小麥高產,玉米高產,那北方的百姓生活肯定會一年比一年好,這事要是上報朝廷,梁知府怕小人進饞言,到時候又讓百姓多加糧稅,要是不報的話,又會有人說二人居心叵測,隱瞞不報,假公濟私,中飽私囊。
最後,兩人還是決定上報,打算把喜兒的事隱瞞了,隻是說百姓發現了新的種子,隻有槐樹鎮的一小部分百姓在種,希望這樣說,朝廷不會給北方的百姓加稅。
當然,他們把這事跟喜兒也提了,喜兒的態度很平淡,這兩人都是朝廷的官員,職責上應該上報,那就上報唄,這事她不想說什麼。
於是梁知府寫了一份奏折,他讓親信,把這份奏折交到他父親的手裡,再由他父親,親自交到皇帝的手中。
不這樣做的話,真怕這份奏折到了彆人手中。
皇帝坐在禦書房裡,看到梁知府的奏折後,臉上掛著笑容,雖然高興,卻沒有想象中的那麼高興。
“嗯,梁知府做的不錯,即然是剛開始試種,那就讓他把新種子在北方推廣一下吧”
梁尚書覺得不可思議,這麼大的事皇帝居然是這樣的態度,他見皇帝用手捂著嘴打了一個哈氣,忙問道。
“皇上,就這些?沒彆的了?”
“不然呢,即沒有找到那個發現新種子的人,朕也沒辦法賞賜於他,能做的,不就是讓你兒子把新種子讓更多的百姓去種?”
梁尚書鬆了一口氣,“臣,回去就修書給他,讓他立即著手下發公文,讓百姓們都種上新種子。”
“嗯,下去吧,朕還要跟著歐陽道長學習長生之術呢。”
梁尚書朝皇帝行了個禮,臨走時,偷偷看了看皇帝的臉色,模樣倒是不差,可千萬彆長生沒弄成,反而成了短命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