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算,我們目前的船隻保有量都不太夠。”圖上推演結束之後,索普有些失望的說道。
在演習指揮所裡,所有的人都有同感。
寬廣的地圖桌上,覆蓋在大比例東中國海地區地圖上的玻璃板上已經畫滿了各種顏色的道道和標記。散布著各種小模型。
負責在玻璃板上標記和推動模型的女勤務兵們已經退到了後麵,恭恭敬敬的靠著牆站著。往日裡,女勤務兵的姿色、身材和製服款式一直元老軍官們樂於討論的話題,現在卻沒有一個人把目光投向她們。
不僅是元老軍官,演習室內還有殖民貿易部、對外情報局等幾個協作部門的代表。他們同樣臉上露出了為難的神色。
發動機行動的複雜性遠遠超過了他們每個人的估計。儘管他們已經解決了若乾先決條件:儲備了物資、擴大了船隻產能、招募訓練了水手,甚至連檢疫營地都做了擴充……但是,在如何把人運回來這個看似簡單的環節上,一推演才發覺問題很不少。
從登州到臨高,地圖上的直線距離超過1500海裡,從臨高到乍浦,直線距離大約是900海裡。
海上航行的一般帆船,綜合海流和風向的因素,平均航速大約在2~4節。也就是說,理想狀態下,一艘船的24小時可航行96海裡,從登州到臨高15天就可完成,30天可完成一個航次。
但是實際上,帆船在海上不能走直線,為了取得有利的風向和洋流,一般都是走較為曲折的航線。儘管誰也沒有帆船全航程航行的經驗,根據海軍的估計,從登州到臨高的單次航程在20天上下。考慮到帆船時代的航行嚴重依賴洋流和風向,來回的時間相差一倍也不是不可能。從寬考慮一艘和諧輪每個航次的往返於登州和臨高之間大概需要40天――包括在臨高和登州進行短暫的休整和補充物資。
帆船無法做到全年航行,在中國沿海航行還要考慮躲避夏秋季的台風影響。元老院的天氣預報係統很薄弱,即使在東沙、西沙等地設立氣象台,無線電也做不到對航行中的船隻進行天氣預報的水平。所以一旦進入台風多發期,就得停止航行。這樣一來,全年的航行季節不超過八個月。一年也就能來回6次。
把10萬人從山東運輸到海南,假設每人需要2噸排水量,也就是20萬噸?人,如果要在8個月內運輸完,就必須有每次接近3.4萬噸排水量的運輸能力給移民。算上海軍和水手,還有在海南、沿途轉運點和山東都維持一定船隊,那就得有5萬噸以上排水量的船隊。實際上這對於臨高的造船業來說一個不可能完成的計劃,就算是浙江的十萬移民,采用直接輸送到海南也很難完成。
即使施建濤能夠在按時完成企劃院的24艘h800訂貨,能夠“全身心”的投入發動機行動的和諧輪也不到2萬噸。再加上七拚八湊的其他船隻,最多能加到3萬噸。
要運走十萬人,按照這個標準得花上三年以上的時間。這實在有點漫長了。
儘管有人提出:當年非洲-美洲的販奴船可以做到每噸1人的運載標準,但是船上高達一半的死亡率顯然不是元老們所追求的。
把一群營養不良,驚弓之鳥一般的難民趕上擁擠得象罐頭一樣的船隻,在風波裡一路顛簸二十多天,到臨高的時候還有多少人能存活這是很難估計的。
千辛萬苦的把人弄上船,當然不是準備在海上拋屍玩。怎麼把人儘可能健康的運回來才是作戰司令部首先要考慮的。
顯然,從山東或者浙江一次性的直接把人運回來的可能性已經不大了。那麼唯一的辦法就是在中途設置停靠點,臨時“囤積”人口。先把人口從登州儘量運出去,然後再一批一批的往回運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