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6章 立春(2 / 2)

臨高啟明 吹牛者 4654 字 9個月前

“軍隊的裝備,隻要能用,就要立足國產。”海軍人民委員明秋在854改的技術會議上表態。

最終將炮兵測距儀簡化為采用簡易的方向盤係統。具體來說在船頭船尾各安裝一個帶瞄準器的角度盤,使用瞄準器對準目標,然後根據船頭船尾顯示的不同角度之差求出戰艦與目標之間的距離――這一技術是在19世紀出現的,很符合元老院海軍目前的技術水平。

火控設備中另外安裝了風向標和風力計,用來測定橫風和縱風,在解算射擊諸元的時候,風向和風速是重要的參考數據。

最後一台設備的是象限儀,采用錫黃銅製造,用途是測量火炮在垂直平麵內自0—1500密位(0°~90°)範圍內的傾斜角,檢查火炮瞄準裝置及火炮之角度。同時賦予火炮可調整至所需發射的密位置。配合測距和標圖,可以測定敵艦航速。更主要的用處是指揮台上可以通過象限儀上加限位器判定艦炮安全界,不至於在激烈的戰鬥中炮火誤傷本艦。

全部火控設備安裝完畢之後,本艦終於等到了遲來的艦名:“立春”。這是否意味著1630級將建造24艘在元老們中引起了討論。海軍人員歡呼雀躍,陸軍則憂心忡忡。企劃院發言人在元老院對此的回答是:“目前還沒有開始建造第二批1630級的計劃。”,但是他承認,第二艘1630級的龍骨鋪設的前期準備工作已經展開,隻等元老院批準追加“第二次艦船整備案”的預算。

不過,從本艦的命名來看,顯然在海軍艦政本部內有建造更大型戰艦的腹案。對此海軍表示否認,海軍人民委員陳海陽表示:目前沒有沒有建造新型戰艦的計劃。

8月10日,200名艦員和造船廠技術人員、工人登上戰艦,在舾裝委員長官李迪的指揮下出海進行了第一次試航。8月11日,本艦在瓊州海峽進行預訂的左右360度回旋和速度變換試驗。當晚停泊在馬嫋半島紅牌港。8月12日,“立春”在2艘8154巡洋艦的警戒下在同一海域進行全速公試。包括在各種海況下的用蒸汽機和風帆航行。

8月22日,原海天號艦長李子平海軍少校被任命為“立春”號的初代艦長。隨後又進行了一係列的海上試航。8月29日,在紅牌嶼附近海上進行了130mm主炮的射擊試驗和彈道試驗。前後主炮對4公裡之外的紅牌嶼方向齊射,在馬嫋堡內都能聽到遠方的隆隆炮聲。

9月1日,完成射擊試驗的立春號返回博鋪,8天之後,立春號正式竣工服役,移交海軍,升起軍艦旗。其艦籍注冊地為海軍高雄港。

這會高雄自然根本就不存在――但是這並不妨礙高雄作為元老院海軍體係中的主要基地之一。

全部海試進行的很順利,雖然航行測試中發生了若乾故障,特彆是蒸汽機、鍋爐不時發生一些小故障。但都不是嚴重的問題,稍加修理調整就可以繼續進行測試。

一個月的密集測試之後,立春號的全部數據為:

空載排水量:1,091 噸,標準排水量:1,160 噸,正常排水量:1,359 噸,滿載排水量1,519 噸。實際動力功率輸出為489馬力,在標準海況下全功率航行最大時速12.5節。風帆最大航速15節。最大排水量下載煤359噸,最大動力續航力5節/5000海裡。

艦載人員,不含海兵149人。另可長期搭載海兵一個排和他們的全部武器裝備。如果短途航行,可搭載一個連和配備的輕型火炮及其炮組。

李子平對立春號的綜合評價為:優秀的機械,存儲,艙室空間;足夠的住宿和工作空間;船隻緩慢從容的搖動,是一個不錯的火力平台。優秀的海船,舒適, 能夠在最惡劣的天氣開火。

總得來說,李子平對這艘船相當滿意――它比元老們自建的第一艘戰艦海天強太多了――單單在航海性能上就比海天號要平穩許多。大口徑火炮射擊效果也令人滿意。不論是使用穿甲彈還是榴彈對目標的破壞都遠遠超過了他們的心理預期。

至於居住條件這一元老們最為看重的硬指標也有了飛躍性,特彆是在元老軍官的住艙布置上,立春比“鎮海”級要寬敞的多,不但艦長照例可以享用單間,元老軍官也有雙人宿舍可住,船上的廚房也有了升級換代。

“隻要三個月時間我會這艘船發揮出全部戰鬥力的。”他信心滿滿的向陳海陽說。

“你沒有三個月時間了,隻有三十天時間來熟悉裝備和訓練部下。”陳海陽說道,“中秋節一過,發動機行動就會全麵展開。”(。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