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0章 新馬圈(1 / 2)

臨高啟明 吹牛者 4640 字 8個月前

尼克親自到城外的馬圈上,實地觀察地形,考慮如何的設計馬圈。

他設計的這個馬圈主要目的是飼養目前掌握在濟州軍管會手中的役使馬群。至於那些官私馬場,他暫時無力插手――不是不想,實在是不能。

他現在即沒有人,也沒有飼料,接收過來也無力有效的管理起幾萬匹馬來。到頭來依然是靠原先的老人和老辦法。

與其馬上改變造成動蕩,不如讓這些馬場繼續維持著舊有體製運轉下去。

再者,這些馬場應該采用的是野外放牧的群牧馬飼養體製,這種飼養體製不需要馬圈,對飼料和人工的需求也很小。儘管有許多不足之處――比如繁殖率偏低――但是在現有條件下不失為維持馬群的方法。

即使以後他接管了全部島上的馬群,在幾年之內也還得維係這一體製。

但是,要大規模的擴大馬群,優選馬種,推行圈養舍飼勢在必行。

舍飼儘管有需要場地大,建設周期長的問題,但是有利於飼養管理,保護幼駒和積肥保肥。濟州島這裡儘管相對暖和,21世紀的冬季最低氣溫也在零度,即將到來的1632年,是一個連臨高都會下大雪,氣溫下降到零度的年份,根據臨高氣象台的預測,濟州島的冬季最低氣溫恐怕hi低到零下六七度。修建馬舍有利於保護馬匹安全的過冬。

有了馬舍,他就能搞出一個新得飼養體製來,作為培訓人員和技術推廣的樣本來使用。因而濟州馬圈必須兼顧役使、繁殖和調教三個功能。有條件的話,最好還有配套的飼料加工和馬糞處理工程。

建築材料和人工方麵,人工是充足的,大批被解放的官奴婢組成的奉公隊是現場的勞動力――而且其中有很多人在過去一直充當紮柵工。有豐富的紮柵欄,建馬圍的經驗,都是熟練工。

至於建築材料,尼克決定立足現有條件――想依靠千裡之外用船給他運來磚瓦和水泥是不現實的。好在馬圈的建築要求比較低,可以因陋就簡,濟州島這裡火成岩石塊很多,幾乎到處都是,從民居到官署幾乎全用這種石塊。可就近利用的木材也比較多。舊馬圈的圍欄拆除後,除了一部分朽爛的隻能用來燒火之外,大多數還能重新利用。

尼克雖然不懂建築,但是懂如何修馬圈――在高磨盤嶺牧場修建的馬舍就是在他的指導下,由建築總公司修築的。正如梅林說得,修馬圈是一個互相學習的過程,修完磨盤嶺牧場的馬圈,不管是建築總公司還是尼克,都學會了該如何真正的修築一座符合要求的馬圈。

按照要求,馬圈最好選擇在背風向陽,地勢乾燥的平地或者緩坡上。附近要有較大的水源。這幾點,現有的濟州馬圈所在地都能滿足需求。所以他決定不再改變,命令奉公隊首先對地基進行平整。

馬舍的地麵比較簡單,無需鋪設石塊或者水泥進行地麵硬化--這樣既費工費料又不利於馬匹健康,這些材料的滲透性過於堅硬,而且不保溫。因而地麵一般都用粘土夯實,粘土的地麵保溫、護蹄,而且修補容易。

馬舍有封閉式和半封閉式。尼克和在臨高一樣,選擇了半封閉式。

全封閉式馬舍儘管保溫效果好,但是內部溫度較高,濕度大。馬匹抵抗力弱,容易感冒。通風不良的情況下,馬匹的糞尿產生的刺激性氣體對馬匹的健康亦不利。

新馬圈的馬舍是半開放式的,即後麵和兩側有牆,前麵敞開。半開放式的馬舍結構簡單,陽光充足,空氣新鮮,容易保持室內的清潔乾燥,又便於飼養工作和積肥。缺點是不利於保溫,對於冬季氣溫很低的北方地區來說不適合。

馬是一種喜涼懼熱的動物,尼克認為以本時空濟州島冬季零下的極端最低氣溫來說,馬匹也是能夠承受的,而且適度的低溫有利於提高馬匹的抗寒能力和適應性。

尼克設計的馬舍是斜披式多列結構。這種馬舍的結構最為簡單,節省建築材料,養馬數量多,易於管理,保溫性較好。頂棚采用斜披式,直接利用圍牆作為屋頂的承重結構。搭屋批的椽子直接搭在圍牆上。省卻了梁柱。對缺少較粗胸徑木材,也沒有足夠的合格木匠的尼克來說尤其合適。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