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九節
“是的,”薛子良點點頭,“馮宗澤已經開始派人去給所有村寨送去通知,要他們在這幾天到濟州來開大會。”
“會來嗎?”
“絕大多數都會。他們犯不著和我們硬頂――迄今為止,我們沒乾過什麼妨礙這些基層權貴的利益的事情,這是一,”薛子良說,“二來他們也急於想知道我們準備乾什麼,以便采取相應的對策。”
薛子良仔細的解說了目前他們對整個濟州島地區的偵查工作。在他看來,在社會狀態上,濟州島和他帶著特偵隊員踏遍的海南島有相似的地方――官府有一定的影響力,但是實際統治力不是很強,出了三城九鎮,就是當地地主老爺們的天下,他們占據大片的山林牧場,擁有許多依附百姓,往往自己結寨自保,練有鄉勇。
隻要不去觸及他們的核心利益,這些人並不在意誰來坐朝廷,所以到目前為止基本看不到什麼來自民間的反抗。偶然發生過的若乾次武裝衝突大致還是當地人沒有見識到“倭髡”的厲害,企圖打劫外人造成的。
“這裡除了沿海地區之外,內陸大多是山場,多牧地林地,山主的勢力很大,有點像十九世紀的墨西哥牧場主,”薛子良說道,“對李朝很恭順,對我們也很恭順。”
李朝雖然在整體形製上頗有“小中華”的感覺,走到京城一看好像是到了大明,實際李朝的地方勢力很強,朝廷對地方的控製遠不如大明。兩次倭亂中各地組織義兵又加強了這樣的趨勢。地方上的兩班貴族幾乎就是封建領主,老百姓被壓迫很重,近乎農奴一樣的地位。
朱鳴夏聽了薛子良的介紹,大致心中有了數。不過具體如何開展下一步的工作還要等馮宗澤和南宮無敵回來再討論。
“這工作條件也太惡劣了些。”馮宗澤一邊打量著熏得發黑的梁柱,一邊抱怨著,“味道太可怕了。”
馮宗澤正在視察鳴鏑莊,他對濟州島下一步的發展都很上心:除了為元老院提供馬匹之外,按照21世紀的中國人的慣性思維,迅速的開展了商業活動,尋找擴大對外貿易的機會。
完全依靠中央調撥物資,對遠在幾千裡之外的地方政府來說呆呆的時間實在有點太漫長了。特彆是眼下濟州島正處於建設高潮,需要大量的物資。馮宗澤等人覺得,與其坐等千裡迢迢的從香港運來物資,不如設法就近購買物資。他已經把這個想法上報到執委會,獲得了殖民和貿易部的批準。
濟州島的大宗出產不多,主要就是牛馬、弓箭和漁獲。既然牛馬是元老院嚴格管製的物資,漁獲又是重要的食物來源,弓箭生產就成了最合適的大宗出口產品了。
在奪取三城九鎮,初步建立起對濟州島的統治開始,馮宗澤就開始著手恢複和擴大弓箭業。因為缺少管理乾部,加上對當地情況和製弓業也不熟悉,最終決定把所有的官營弓箭作坊全部包給了本地的鳴鏑莊弓箭鋪。
儘管前往東北開展貿易的批文還沒有下來,但是馮宗澤對擴大弓箭生產和提高質量十分關心。雖然並不插手具體的經營管理,但是在技術上他已經開始在各家鋪子內強製推廣一些簡單的新工藝和質量控製,同時從臨高映入了若乾專用的設備。
讓馮宗澤感到條件惡劣的是正在熬煮的魚膠十多口鍋子正在散發著令人作嘔的臭味。熬製魚膠的工藝和設備剛剛在歸化民技術員的指導下進行了重新建造配置。原先簡陋的火塘大灶上的熬膠的大鍋換成了水泥磚石砌成的水浴槽,采用熱效率更高的煙道集中加熱。專用的熬膠鍋裝在水浴槽內進行加熱,不但節約燃料,而且一直困擾熬膠工人的發焦問題也就跟著解決了。再也無需工人在熬膠鍋旁無時不刻的盯著,用添撤燃料的方式來調整火力了。
看到正在作坊裡的忙碌的朝鮮工匠,似乎對膠的惡臭渾然不覺――朝鮮式的房屋因為考慮保暖和節省建材的考慮,一般房屋都建得很矮小,這個“熬膠車間”也不例外。低矮的空間進一步加劇了氣味的聚集,讓馮宗澤感到頭昏眼花。
“首長,請這邊走。”樸德歡察言觀色,早就發覺馮首長麵色不豫了,趕緊將他引到院子裡透透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