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運到青州的糧食已經大部分損失,勢必要重新籌運――僅僅這點就讓他心痛不已,糧食雖然緊張,通州和江南的官倉內還有不少庫存,但是高額的轉運費用卻每每讓他感到觸目驚心。
想到前不久朱大典還上奏山東全省水災,從內陸到海濱,各州縣都遭大水災害。章丘,新城,棲霞,金鄉等處屢受水災,請求他豁免此地賦稅並給予救賑。救援山東行營的人馬,不但指望不上山東本省的糧食,還得額外調撥糧食賑濟百姓……
想到戶部尚書又是怎樣的一副叫苦連天的麵孔,他愈發感到煩躁不安。
缺錢、缺兵、缺糧,也缺能員――官兒們雖然不少,卻沒幾個能辦事的。崇禎原本打算一旦克複登州,就將孫元化革職削籍,但是眼下的這樣的局麵,真把孫元化趕走,恐怕登萊的局麵愈發難以收拾――高起潛在秘奏中提到,這次登州之敗,全仰賴孫元化率軍接應方才不至於全軍覆沒。連朱大典也是孫元化的部下救下的。
而朱大典、謝三賓的奏折上也提到了孫元化的接應。看起來,這孫元化還算能實心辦事之人。
“不過,這老匹夫著實可惡!”崇禎想道,若不是他當初處置失當,這登州何至於糜爛如此!
一想到這裡,不由得愈加痛恨起朱大典“辜負朕恩”,要不是他的無能,他怎麼會對孫元化如此的姑息!
禦案上,彈劾朱大典“貪墨”,孫元化“勾結遼人”的奏折有好幾道,個個都說得有鼻子有眼,要按他的心意,很想就此下一道旨意,將他們革職拘來京師嚴審,但是現在的局勢實在不宜在臨陣換帥了。
為今之計,是儘快調運糧餉到萊州去接濟軍隊,以防有變。想到這裡,他強打精神,又回到禦案前。
叛軍雖然獲得大勝,繳獲輜重無數。然而戰勝之後的興奮之情過去之後,李九成、孔有德等人發覺自己的戰略局麵卻未有太大的變化――雖然一時間官軍包圍被打破,但是官軍主力猶存,己方不過是苟延殘喘而已。
幾人計較,現在要麼趁著大勝餘威,己方士氣高,官兵新敗又缺糧食,集合全軍去攻,若能重創官兵,朝廷的態度說不定能有所軟化;要麼就是揚帆出海,逃亡東江。
前者,雖有幾分把握,但是此地距離萊州數百裡,外麵冰天雪地,己方糧食亦短少,且沒有多少冬衣,這樣一路跋涉到萊州城下作戰,沿途凍餓疲勞就要減員許多,即使勉強到了城下恐怕也難以和官兵交戰。
後者是逃命,把握很大――他們手中有原先登萊水師和當初繳獲的天津水師的數百隻船隻,還有一批東江鎮投奔過來的船隻可用。雖然帶不走全部人馬,但是運走主要將領和大部分嫡係人馬還是能做到的。
隻要能順利離開登州,渤海灣中的海島很多。要找個落腳地點不是難事。還能和散居在渤海各島上的東江舊部呼應。難得是一旦出海,漂泊於大海之上,再要籌措糧餉就毫無門路了,沒了糧餉,這支孤軍遲早也會不戰自亂。
到那個時候,除了投韃之外就再無活路了。
但是這個選擇是他們很難接受的,他們中的大多數人都是不堪滿清壓迫才投奔東江的,和韃子有很強的抵觸情緒。不到山窮水儘絕不能走這條路。
“不,實在不行,我們就去朝鮮!”李九成說道,“李朝孱弱,軍備亦不強,我們去朝鮮占一塊地,聚合東江袍澤,說不定能有一個新局麵!”
“也隻有如此了。”孔有德雖然附和,但是對李九成的這個想法卻不以為然――李朝雖然孱弱,但是畢竟是一國,這些年來為了防備韃子和鳩占鵲巢的東江鎮,在鴨綠江一帶也布置了重兵,己方出海之後,再也無從裹挾人馬。東江各島的人馬雖然大多和現在的總兵黃龍有隙,但是彼此之間也互相廝殺過不止一次,矛盾尖銳複雜。並不見得都會聽己方的號令。
隻能靠手中的嫡係人馬去硬碰硬,死一個少一個,而且朝廷勢必會和朝鮮會剿……
不過,冬季渤海有大麵積的封凍,出海之後稍有不慎,船隊就會陷入浮冰,所以他們隻能繼續在登州堅守,至少要到來年初春,冰封開化之後才能計較。,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