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騰了差不多十分鐘,第一個貨物托盤在空中吊半天才算著落在浮碼頭上,驚魂未定的穿越者們都不吝惜掌聲,叫好聲一片。
掌聲過了還沒有15分鐘,船上的人就都傻眼了――吊機手隻顧著把貨物往浮碼頭上卸,片刻功夫把吊杆下的碼頭空間全占滿了,排隊下船的人下不去不說,最要命的忘記把捆在甲板上的一台3噸和一台10噸東方紅叉車先吊下去。吊運下去貨盤每個都在1噸以上,下麵的人即拽不動,又吊不起來。
這下熱鬨起來,蒙德在甲板上跑來跑去,一腦門子汗,這下執委會又給他添加了一把刀,打回原型了。
馬千矚腦筋一轉,命令先把登陸艇調來,把叉車吊登陸艇上,先把叉車送上岸,再從岸上繞回到浮碼頭上,這麼一個圈子兜下來才算解決了前後流程錯誤導致的卸貨堵塞。
卸貨部門重新設計了卸貨路線,在棧橋上繪上了不同箭頭的方向車道,保證同時一車來一車去,大大提高了卸貨的效率。這樣的安排就和國內的馬路一樣,徹底無視行人的基本權益――誰也不敢在那狹窄漂浮的棧橋上去和叉車搶路,更不用說還有十多輛出口越南的柴油動力小型農用車正在上麵來回行駛,發揮出其皮實耐用、超載能力更是一流的特征:在搖搖晃晃的浮橋上、在礫石遍地的沙灘上整日的奔走。那幾天在海灘上開過農用車的穿越眾,後來都特許在製服袖子上繡上一枚袖標:“農用車一次突擊章”。
董時葉隨著大流抖抖篩篩的從繩網上爬下來,換上小艇,終於腳踏實地的爬上了岸,一時間頭暈目眩的跟著去了登記點登記寄存背包,掃描完ID卡,就發到伐木斧一把,這玩意又大又沉,握手裡都不知道該怎麼拿,乾脆學矮人的樣子扛在肩膀上。
被分到伐木的幾個組都有點不知所措,拿到的工具更是五花八門,從大片鋸、伐木斧到船上的消防斧,五花八門啥都有,就是沒一個人知道到底該怎麼拿的。
正不知所措間,登記處來一個彪形大漢,腳穿一雙黑色軍用長統膠靴,一手裡提著一個大號旅行袋,一手一柄大斧子,威風凜凜的走了過來。
“弟兄們,”他吼了一嗓子,“我叫吳曠明,木材組的組長。大夥都跟我來。”
執委會登陸後派出了第二波由軍事組和農林人員組成的資源勘探隊,對河口地區的進行了勘察,結論是這裡的木材資源十分匱乏。海岸旁有一些高大喬木,出於防風固沙的考慮,這樣的天然林不宜砍伐。沿河深入一些,發現文瀾河兩岸很少成片的成年喬木林,小雜樹林到處可見,但基本沒有成材的,除了燒火搭棚子之外沒什麼用。
最後還是決定砍伐河口處紅樹林中的喬木。河口和海灣沿岸的紅樹林相當的茂密,而且植被齊全,從灌木、小喬木到大型喬木。特彆是在河口地區邊緣,靠近沙灘的地方有成片的10米以上的海蓮林,砍伐難度比較小。於是第一個伐木場就設在這裡。
說是采伐難度較小,其實也得走進半沼澤化的紅樹灘塗上,一小片一小片的沙洲縱橫在水裡,上麵長著各式各樣的紅樹林植物,枝葉纏繞,還散發出一股黴爛的臭味。讓大夥看著真有點望而卻步。
吳曠明叫人抬了幾箱子長統雨靴過來,吩咐大家都換上。
“一會我們就進去伐木了。大家要小心了。”他叮囑大家,“千萬不要深入樹林,裡麵的沒有道路的,你掉到潮溝裡喊救命我們都不知道你在哪!”
說著帶隊淌著水過去了,他站在一棵海蓮樹旁,手裡拿著斧子對著大夥說:“樹是好東西,玩過帝國的都知道――你說你隻玩星際和紅警?那你跟著我們過來乾什麼?趕快跳海裡遊回去。砍樹要注意,要斜著揮斧,先從上麵向下,然後從下麵向上――樹倒的時候一定要喊一聲。砍樹的時候要時時刻刻聽彆人的招呼!自己彆給樹壓了――把你腦殼槌破了一命嗚呼倒好了,彆傷了腰脊鬨個半身不遂,這新世界的第一張殘疾證可就歸你了。我現在去拿繩子,等一下教大家如何用繩子拖木頭。”
吳曠明走到計委的辦公點,請他們調撥一捆纜繩和一些掛鉤去樹林。這邊建築組的人已經在砍伐點不耐煩的等待著新的木材。
“什麼時候才能有木材?”那個叫卓天敏的家夥似乎很著急的樣子。三十多歲年紀,白白淨淨和和氣氣,一看就是養家糊口的居家男人,不大象個搞建築的工頭。
“急什麼,現在連給集裝箱上岸用的滾木都沒湊夠數呢。你以為在打帝國時代,鼠標一點我們揮揮斧子就加+10木材了?”
“應該是+12木材,你剛升級了纜繩科技,哈哈……”伐木組的人一起哄笑起來。
“老子有+100木材的科技。”他從那旅行袋裡變戲法似的掏出一把德州電鋸狂使的大功率油鋸滿腔豪邁的一拽,突突的馬達聲中連續噴著青煙。吳曠明獰笑著走近一棵大樹,狠狠地揮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