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節根據書友的建議做一些小的修改。
------------------
“王委員,看起來修路不會太平。”梅晚意味深長的說。
“怎麼?”
“聽說早晨到臨高去的偵察隊在百仞灘被襲擊了。”梅晚一邊說一邊盤,躲開了路上的一塊大石頭。普通群眾對中美三人組的事情並不很清楚,以為他們也是派出去的偵察隊。
“有這回事,你怎麼知道的?這事還沒上內部簡報。”郭逸回來後報告的情況,還處於保密階段。
“屍體都漂到河灘上了,不是瞎子都看得見,這有啥秘好保得?”梅晚說,“新環境新氣象,有些腦殘的習慣就不要再延續下去了吧。”
“怕什麼,十幾個人圍攻三個,一樣被打退,三個受輕傷,對方可死了好幾個。”王洛賓故作輕鬆。
“不能這麼說,要來幾枝冷箭也讓人提心吊膽的。大夥在工地上又不能穿著防刺服裝乾活――太熱了。”
他一路邊開車邊反映了公路建設中的問題:會開推土機的人太少,那麼多大型機械隻能運作其中的二三台;沒有安全帽,雖然人手一個80鋼盔,但戴這個上工實在太累了。建議趕快做一批柳條帽――他們在河邊發現了一些柳樹林;飲用水,現在每天補充飲用水都得回到海灘上去。身體礦物質流逝很多,需要鹽來補充,計委又不肯直接撥發鹽給他們,說隻有夥食辦才能領,好說歹說半天才鬆口說這事得醫療衛生組打證明才行……
“還有,現在我們建設工程組的正式編製人員就那麼幾個,都是技術人員。建築工人全是從基本勞力組裡調派來的生手。沒技術不要緊,我們教得了――農民工不也一樣能乾?可問題是第二天就給我們換一批人――還美日其名平均工作量。拜托這又不是吃大鍋飯,能這麼搞平均主義嗎?得,前一批還沒教會,又來一批新的,這不瞎折騰嗎?你看今天工地上一口氣來了三百多人,乾了多少活?”
“是這樣。”王洛賓若有所思,今天派到築路工地上的勞動力小組的確多數都沒活乾。
“得組建個專門的工程隊搞基建施工,人員要固定。”梅晚說,“我要求也不高,50個人好了,力活可以派基本勞動力來乾。”
兩個人一路說著公路的事情,來到了臨時的公路建設指揮部,為了就近組織施工,這個地方離開營地差不多有2公裡,條件很簡陋,也沒有拉電。隻是一個帳篷而已。
走到裡麵,曬了一天太陽的帳篷裡還是又熱又燥,各種圖板、測繪器材塞得到處都是。一張大桌子上堆著成卷的勘測圖紙。梅晚拿出了規劃方案。
路線選在在文瀾河的東岸。河東岸較於西岸有更大的發展空間,未來還可和紅牌、馬嫋等港口連成一片,形成產業基地-港口運輸一體化。現代的臨高的幾個主要工業開發區也設置文瀾河的西岸。
對於來到17世紀的穿越者來說,完善的道路體係是重新構建現代社會的基礎。現代化的道路不僅有利於物資和人員流通,更大大增加了政權對社會的控製力。中國雖然是最早建立起全國性道路交通網的國家之一,但是在道路延伸的範圍和深度依然是很不夠。以海南為例,明代僅有官方的環島驛路一條,各縣內均無較完善的大路。隻有一些人踩牛踏出來的小路。無論官道還是一般的大路小路,幾乎都沒有路麵硬化和排水設施,所謂“無雨三尺土,有雨一身泥”,在明代的海南同樣適用。
相形而下,同一個時代的歐洲也高明不到哪裡去。1600年以前的道路狀態依然非常惡劣,古羅馬時代流傳下來的築路技術已經失傳,路麵的坑洞是用柴捆來填塞的,甚至用這種強度很小,容易腐爛的材料做為新建道路的路基。現代築路的思想來自意大利人托格萊塔(約1587),他在一篇文章裡第一次提到了一些現代道路的基本概念,如道路必需在地下水的水平麵之上;道路兩側需要有排水設施;用礫石修築較為堅固的路基,在上門鋪設碎石、砂漿的混合路麵――他還指出,這種路麵需要長期的維護,但是在成本上比傳統的羅馬式硬質石頭公路要便宜的多。從17世紀開始,歐洲的築路技術和路政才進入一個快速的發展的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