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條鋼管和配件可以造3000支步槍。另外還有大約1000份的備用配件。不過前兩個星期,工業部決定把20條槍管截斷成2寸左右的短管,供製造德林傑手槍使用。雖然少了20條步槍,但是卻能給海軍、情報局這樣的需要短家夥的部門配備自衛火器,gLocK手槍他們可沒打算發給土著用。
槍支雖然組裝得很快,每天能完成80多支,但是沒有經過嚴格校準的步槍,交給沒放過兩槍實彈的菜鳥步兵,比滑膛燒火棍真的強不了多少。外強中乾,這大概可以描述穿越者目前的窘態。
直到已經擁有600多支槍,工業組才有把每天的組槍定額減掉一點,然後花時間仔細校準並挑選精度槍。火帽被小心的儲備起來,準備打仗用。這個與總參謀部的作戰方針有關。鑒於未來敵人一旦到來人數會非常可觀,無論明軍還是海盜,出動上千人是毫無問題的。穿越者現在不比從前,攤子已經鋪得很大,再搞設防營地的烏龜流就會造成處處設防處處被動的窘境。軍方的方針是打出去,在外圍派出滲透部隊,打冷槍、埋地雷、騷擾敵人大隊的行動和後勤輸送。這樣的戰術需要給一線部隊配備足夠的精度槍。畢竟能從遠一點的地方開槍對於滲透部隊的生存很有利。能一槍撂倒個騎兵或者軍官,顯然對於減輕正麵對陣時的壓力也很有用。
前幾天,總結會上情報部指出一個月內必有一場大戰,不管來犯者是海盜還是明軍,穿越者將麵臨多達二三千人的敵軍前來圍剿。如果是明軍的話,在大陸方麵還可能會持續增援。估計如果不能一仗對明軍施以重大打擊,圍殲其一部分的話,圍剿會持續一二個月之久。如此以來,工業部的負擔一下加重了。不但要每天裝50支槍,還需要為即將來臨的惡戰儲備彈藥。冶金部門不僅要煉鋼、還要大規模的提煉銅和鉛,已經在開始用鑄模大規模的生產米尼彈和圓形鐵炮彈。每天可以產3000多發米尼彈和250發圓彈。加上已經儲備的彈藥,應付一場持續數天,每天發射30~40發子彈的惡戰不成問題。
火炮方麵。鑄造廠已經已經交付了9門8磅滑膛炮,在熟悉工藝之後鑄造這樣的滑膛炮已經不算什麼。製造後膛炮則在剛開始的時候加工炮尾栓的時候不太熟練,一個合格的炮栓要花3天時間。最後1個星期隻完成了2門炮。不過經過集體分析研究,機械組改進了工藝。鋼板切割出來以後不急於馬上焊接。要先放到腳踏砂輪機上麵打磨端麵和焊接梯口。然後用本地花崗岩石板做的型架支撐焊接。現在已經完成了6門70mmarmstrong炮。12磅山地榴要簡單的多,隻有有足夠的生鐵可以以每天一門的速度出廠交付使用。現在已經交了12磅山地榴14門。
隨著製造大炮的數量增多,機械組已經基本摸透了每種火炮的製造工藝、需要工時和各種零件的尺寸,為生產火炮設計製造了各種專用模具和工裝,借助於帶來的大量測量工具,機械部門很快就把公差減小到最低限度,製定了各種類型火炮的製造標準,開始了標準化製造。這樣將使得每門炮的參數結構都和同類火炮完全一樣。
有了標準化製造,也就意味著每一門同類火炮的性能都是接近的。穿越者製造的每一批次的火炮都由炮兵小組進行專門的試射,以獲得其射擊參數――根據使用彈種、目標距離,決定裝藥量以及炮口高度。必要的時候,炮兵小組還會嘗試危險性很大的最大安全射速、身管壽命和最大裝藥的試驗。以測定其火炮的潛在能力。
火炮測試和計算所得出的結果再製作成炮表。炮表上隻要有上麵那四個參數。製造成書本的方式,讓炮兵可以迅速查閱。甚至可以不用文字。隻需要圖形(彈種)與數字。
這些內容如果完全由炮手去做,那麼炮手不僅需要熟悉火炮本身,還得熟悉數學、幾何甚至代數,所以早期的炮手除了是炮匠還得是半個數學家。這就是所謂“炮兵需要高科技人才”的由來。但這並非是必然的,不過是理念落後的結果。有了這樣標準化製造的火炮和炮表,炮兵跟本不需要什麼高素質,隻要認得數字圖形,頂多識幾百字幾就可以了。大大的減少了炮兵的訓練難度。理論上,文盲也可以――這對穿越者所麵對的社會環境來說倒是十分合適。
身為穿越者,掌握的不僅是後世的現代科技,還擁有幾百年來人類社會所凝聚起來的先進理念。有時候這樣的理念比至於科技更能發揮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