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隊從博鋪出發,他們的路線是向西行,環繞整個海南島一周,對全島沿海地形和物產做一個大致地了解。
多數穿越眾還是第一次嘗試乘坐這樣的小型船隻出海。文德嗣再怎麼貫徹舒適的原則,也無法和原時空的現代化船隻相比。鎮海號出海沒多久就開始有人暈船,半天之後,幾乎所有的穿越眾都暈船了,舷牆邊擠滿了爭先恐後向大海交公糧的穿越眾們。最後他們什麼也吐不出來了,一個個吐得筋疲力儘被水手和士兵攙扶回自己的鋪位上去唉聲歎氣。隻有特偵隊和海軍的人因為長期鍛煉,早已經適應。
“在舷邊嘔吐的!對,說你呢!拉好繩子,掉下去可沒救了!”林傳清一邊嗬斥一個正在嘔吐的家夥,他親自在船艉樓上操舵。鎮海號采用的是是西式的舵**作,用齒輪和鋼絲繩進行傳動,船舵操縱起來非常輕巧靈敏。為了安全,鎮海號上運用了雙備份的係統,除了艉樓平台上的主舵輪,還在艉樓內部設有一個備用船舵的舵輪,以免一個失效之後無法操作船隻。
這邊看蒙德居然也花容慘淡的靠在艉樓的欄杆上,一臉預死不能的模樣。手裡還緊握著一個六分儀。
“靠,你也算學航海的?”林傳清不屑一顧的說。
“我們實習的時候坐的可是上千噸的大船啊――”蒙德反駁道,“我怎麼知道有朝一日會來坐這樣的小船。”
林傳清說:“嗬嗬嗬,你就是缺少海上鍛煉。你看人家女孩子都比你強。”
“這個不好比吧――”蒙德剛想繼續說下去,又跑去吐了。
這點程度的海況對李華梅來說當然不算什麼。上得鎮海號來,原本她還有期待能見到讓她吃驚的新玩意――正如那天她登上“聖船”時的感受。但是上得船來一看除了前後的炮位的安排有些新意,全船和她看到過的歐式雙桅船沒什麼不同,除了住著更舒適些。至於那兩門秀氣的小炮,按她的看法還不如不要,打出去的炮彈最多的是6磅的,數量又少。杭州號好歹還有大大小小14門炮呢。
她不知道為什麼澳洲人要讓船隊沿著海南島環島航行。海南島對於海商和海盜們來說是相當熟悉的,特彆是沿岸的港灣。幾乎都可以臨時停泊避風修整,補充淡水。但是這個島的意義也僅此而已了。島上的資源基本沒人感興趣――既不出生絲,也不產瓷器,海商們感興趣的貨物一樣也沒有。這裡太貧困、人太少,又沒有任何東西可以銷售。澳洲人卻對它的興趣卻如此的濃厚,到底是為了什麼?
她抬眼望了下正在操舵的男人,國字臉,花白的頭發。穿著一件藍白條子橫向相間的緊身小褂子――這裡的人平日裡常穿這種小褂子,幾乎完全貼身,沒有領子,有很短的袖子。他在艉樓上站得很穩,一臉滿不在乎的神情,是個真正的sea Dog。
“這是什麼?”她發現了蒙德手裡象扇子一樣的儀器。
“六分儀。”蒙德已經被暈船折磨的兩眼發花了。
“六分儀?”李華梅憑直覺知道這是一個天文測量儀器。但是她過去從未見過。
蒙德已經暈得說不出話了。乾脆把儀器往她手裡一塞,自顧自的去吐了。
林傳清邊穩住舵把,邊說:“這是測緯度的儀器。”
“是嗎?”李華梅好奇的拿在手裡看了看,“就好像象限儀?”
“嗬嗬,我不懂什麼叫象限儀的。”林傳清笑了笑,“沒玩過。你說得東西大概是六分儀的祖宗吧?”
李華梅不解:“祖宗?”
林傳清這才意識到口誤,含糊道:“這個肯定比你的象限儀好用。”
現在是17世紀初期,象李華梅這樣的航海者們在航海中慣常使用的是16世紀末英國航海家約翰.戴維斯使用的象限儀,用於在航海時測量地球的緯度。象限儀或叫“竿式投影儀”現在極少看到了,卻是16世紀和17世紀最偉大的航海發明。其工作原理很簡單。航海者無需像使用星盤或簡單象限儀時所要求的那樣設法看太陽,而是利用棍棒投射到刻度計上的影子,其影子端的位置表明了太陽的高度,這樣緯度就可以計算出來了。航海者在平靜的海麵上,甲板穩定的時候使用戴維斯象限儀時,能取得最佳效果。因為它的測算簡單,精確,對緯度的計算從隻停留於度數的推進到能精確到分。很快就取代了過去的星盤、牽星板之類的儀器。(,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