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契約奴(2 / 2)

臨高啟明 吹牛者 5452 字 9個月前

根據契約,在此期間他們的夥食免費供應,還發給工錢。到期之後不必另外支付贖身費用。

有了這個契約,郭逸就能在廣州合法的利用官府的勢力來控製他們。讓對官府特彆畏懼的小民們不敢隨意逃走。特彆是在他用梁存厚的片子到南海縣衙門報案捉拿了十多個逃走的流民,在衙門裡每人杖刑四十到八十之後,逃亡現象被控製住了。徹底的斷絕了許多人找機會就要回鄉的念頭。另外一些人也漸漸的懷疑起自己拚了命的回到家鄉過吃糠咽菜種地交租的日子到底有什麼意義――如果說要種地乾活的話,給郭東主這樣的東家乾活不是更好,起碼吃飯管夠,還給新衣服穿。

連續折騰了差不多一個月之後,穿越集團在海康、徐聞兩縣的製糖產業終於走上了正常運作的軌道。雖然期間出了些因為煮糖師傅手藝拙劣,報廢了糖數量多了些的煩心事,總體運作還是很穩定的,赤砂糖被源源不斷的製造出來。根據文同的指示,所有糖寮內產出的赤砂糖、糖蜜和甘蔗渣,全部都運到徐聞的中心甘蔗莊上來――廖大化根據他的指示,設法收買了些土地把甘蔗莊的地界擴大到了河邊――如果不能得到蒸汽機或者柴油機的動力,就準備用水力機來進行壓榨生產。

文同打算在這裡興建一所示範性的甘蔗種植園,建造使用新設備的製糖廠。他給這裡取名為華南示範糖廠――這是紀念徐聞最早的現代化製糖廠華南廠。同時用該廠幾位為中國製糖現代化業做出過巨大貢獻的的股東命名另外四座糖寮為:國新廠、啟衝廠、治安廠、啟文廠。這幾家廠暫時隻能維持舊有的生產方式,等示範糖廠運作成熟之後再進行技術改進。

因此華南示範甘蔗莊成了接受移民最多的地方,將近有一百五十名男女老幼落戶在這裡。常師德因為不懂種甘蔗的事情,就成了民政事務的管理人。一個莊子一個莊子的按照鄔德編發的《民政事務管理和組織手冊》登記戶籍,建立基層組織,從移民中選出年高有德的人當村長,選機智善辯的人充任副手。按照全民皆兵的原則建立了民兵隊――按照本地的叫法是鄉勇。裝備起了從臨高運來的刀槍弓箭,連火繩槍都有。民兵們在鏢師的指導下利用空閒時間逐步操練起來――文同又不要他們當火槍隊,隻求有土匪侵擾的時候能夠自衛就可以了。雖然常師德和文同對這些民兵隊的忠誠度深表懷疑,但是此地的治安情況容不得他們再多做考慮了,靠幾個鏢師保衛兩個縣的九處產業實在是大大超越了起威鏢局在雷州的實力了。

“就算不為我們吧,隻能指望是為了他們自己了。”常師德說,“起碼他們現在有吃有穿,全家團聚,保衛自己的家園總該出力。”

“那得他們把這裡當自己的家園啊。”文同還是比較悲觀。

“兩位掌櫃多慮了。”廖大化勸解道,“這裡有吃有住的,氣候又暖,沒霜雪凍不著的好地方,又遇到澳洲老爺這樣的善人,這群流民還能指望什麼?”

“但願如此吧。”文同看著新蓋起來的一間間非洲錯落般的草屋,“過了這個榨季,就給各莊上全部修新房子,按標準住宅B型修。”

“投入太大了――”常師德在博鋪看到過給百圖村建造的B型建築,那乾脆就是一堡壘型建築,看起來規模就比筒子樓一樣的a型大得多。

“糖廠將來就是我們的搖錢樹,要在雷州牢牢的站穩腳跟,沒有一點自保能力不行。”文同說,下麵,他就要著手來改進工藝和機器了――這樣才能讓他的華南糖廠名副其實。

文同現在有兩個改進方向,一是製造白糖,文同知道好幾種製白糖的工藝,但是沒有設備,隻能用《天工開物》裡的土法,用黃泥作為吸附劑來製造白糖。所謂黃泥,應該就是粘土之類的多空隙的材料。如果從個角度來看,並不一定非得黃泥不可,活性炭、矽藻土這些東西都能充當吸附劑。

二是提高粗糖的產量。這個有許多可以改進的地方,最簡單的辦法就是提高出汁率。文同大致檢驗過,甘蔗用土糖寮的木輥碾壓三次的出汁率,不超過40%,所謂的甘蔗渣裡還包含有大量的蔗汁,浪費很大。現代製糖廠的出汁率至少也在70%以上。

考慮再三,決定還是從製白糖開始入手――畢竟這東西的利潤率高。

文同沒有企圖嘗試各種亂七八糟的吸附劑,活性炭他們還造不出,至於矽藻土,得從臨高運來,都不方便,黃泥之類的粘土雖然不是俯拾皆是,本地還是很容易找到的。要是製造不成的話在另想辦法。

根據《天工開物》裡工藝流程的描寫,文同先讓人把赤砂糖熔化,然後倒入下麵塞著稻草的瓦溜,等到赤砂糖完全凝固之後,再把茅草拔掉。常師德叫人從外麵挑來幾擔純淨的黃泥,倒在水缸裡,用力攪合成黃泥水。稍靜置片刻之後,用瓢舀起黃泥水上層的溶液,一勺一勺的淋在瓦溜裡。

“這方法好詭異。”常師德有些不相信,黃泥水淋紅糖就能出白糖?看起來就覺得夠臟的。(,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