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開始的傳教,果然發生了一定的轉變。印刷傳單的事情還是繼續在做――沒有傳單就沒有聽眾了。而陸若華在宣講的時候,把什麼原罪、地獄之類的事情都一筆帶過,專講各種“神跡”和“複活”。
講了幾天之後,居然就收到了效果。有個老太太來找白多祿,問他們的廟在哪裡,陸若華樂壞了,馬上把她攙扶到祠堂的第三進,對其噓寒問暖,準備拯救她的靈魂。但是這老太太的肉體更需要拯救――她長期身體不好,想求個藥:拿把香灰或者符水之類。
陸若華不愧是耶穌會出身,居然沒有變色,而是乘機大講了一番隻要堅信天主就能得到拯救的道理,把個老太太說得暈頭轉向,居然走得時候就拿走了一個木製的小十字架。
過了幾天,不知道上帝是真得打算在這片荒蕪的土地上顯靈還是精神療法的作用,老太太再次來到教堂,這次她畢恭畢敬的要“請”一個大的“十字”回去。陸若華激動得的淚花之流――當年利馬竇在中國盤恒好多年都沒能讓一個人受洗,他居然這麼容易就打開了局麵,不由得對白多祿另眼相看,於是“講道理”的內容就愈發“符合中國國情”了。最終他給那暈乎乎的老太太洗了禮。當然,是洗掉“原罪”還是洗掉“病根”,就是一件事情各自表述了。
從這天起,陸若華的傳教工作打開了局麵。白多祿發現,曆史證明,中老年婦女身上是有著無窮的活力的,是各種社會活動招募積極分子的金礦。在這位老太太竭力鼓吹和帶動下,又來了不少婦女和老人來“聽道理”,雖然暫時還沒有人洗禮,但是漸漸的晚上就會在聚集了不少人來聽陸神父的傳道――長夜漫漫,也權作是一種消遣,何況這個紅毛人也算是一道西洋鏡。
陸若華倒是很會舉一反三,除了照例大講神跡之外,還夾雜著說一些聖經的故事――當然,說什麼要由白多祿來“建議”,免得某些對過人來說過於驚世駭俗的猛料流傳出去。
“神父,現在既然有人來聽傳道了,我看我們可以把禮拜堂的布局稍微更改一下。”一天,白多祿謙恭的說。
“怎麼改變呢。”
“我記得在歐洲,教堂一直是一個大眾聚會交談,社交的場所……”
“你說的很對。”陸若華大為興奮,“法國的鄉村教堂裡還有做買賣的人。這裡也是個鄉村,同樣沒有任何的消遣和娛樂,也沒有合適的聚會場所。”
聚會場所原來是有的,村口的大榕樹下原本就是天然的聚會場所,但是十多年前黨那門和官府在這一帶來回拉鋸的時候,都把殺人的地方選在那裡,迄今青石板的縫隙裡還能看到黑色的汙漬――當年的血跡。村民們如今對那地方敬而遠之。
在白多祿的提議下,陸若華把原來已經改建為禮拜堂的第三進院落中大廳的擺設又添加了些桌椅,準備了許多火把,從臨高買來的大批茶碗茶壺之類,還增加了一個火爐專門燒水。把這裡辦成了一個晚間聚會的地方。
至於供奉的十字架,在白多祿的建議下,把大家都覺得可怖的受難十字架改成了一般的,教堂裡還加上了聖母懷抱聖子的圖畫――這就和漢傳佛教裡觀音為何大受歡迎是一個道理,在歐洲的天主教國家裡,聖母信仰也是很有市場的。
在這一番精心的改裝之後,教堂就成了本地的社交中心:神父毫不吝惜的每天都點上大量的燈籠――以至於白多祿不得不幾次回百仞去買蠟燭。一般農家晚上為了節約燈油,是不肯點燈的,教堂不但點燈而還亮,頓時吸引了許多要在晚上做活的女子和不想早睡的青年。聚攏在一起說說話,聽紅毛神父說幾個西洋的故事,還有些勸善的話――漸漸得,大家對他的“講道理”也有興趣。保衛總署的郵檢部門幾乎每三四天就能收到一封陸若華寫給澳門的耶穌會會長的信,裡言辭充滿了激情。
白多祿知道在農村傳教,入手很難。但是一旦打開局麵,往往能很快的席卷全村。所以勸陸若華不要著急,把工作重點放在第一個受洗的教徒的家人身上,先攻下一戶作為“堡壘戶”。陸若華現在簡直是倚白多祿為左膀右臂了,對他言聽計從,對最早受洗的梅太婆一家關懷備至。
教堂熱鬨了,把個杜雯搞得十分鬨心。幾次都怪罪董薇薇不該去向白多祿提建議的。
“這下好了!群眾都給洋教爭取去了!以後的工作還怎麼開展!”
“我們爭取不了,就讓他們先爭取好了,總比不死不活的好。”董薇薇搞過鄉鎮工作,知道教會傳教成功的地方,社會秩序一般都明顯好轉,政府工作也好做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