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掌櫃請看。”
楊世祥看到如此精致的玻璃小瓶,麵露訝異之色,接過來看了看,又小心的研究了下瓶口包著的鋁皮,這才問道:“這是何物?”
“是我自製的幾種成藥。”劉三胸有成竹。
這二個小瓶子裡的藥,一個是諸葛行軍散,一個是辟瘟散,這兩種藥物,都是夏季的常備藥,其中諸葛行軍散的功效尤其顯著,有開竅辟穢,清暑解毒功能。適用於霍亂痧脹,山嵐瘴癘及暑熱穢惡諸邪,能治口瘡咽痛,用行軍散調水點眼,有去風熱障翳作用。取藥少許放在鼻腔內,能防暑辟瘟。在臨高這樣夏季天氣炎熱,潮濕悶熱的地方尤其適宜。
避瘟散是類似的藥,但是藥效遠不如諸葛行軍散,不過是取其清涼爽神的效果,是清末長春堂所創製的夏季小涼藥,因為價格便宜,所以行銷極廣。
這兩種藥物的原料,除了行軍散用到麝香、珍珠、飛金這樣的貴重藥物之外,多數都是常見的藥材,很容易獲得。劉三配製的藥,原料多數是從潤世堂買來得,少部分――主要是香料是從苟家莊搞來的抄家貨
劉三將兩種中成藥的妙用一一道來。以他有限的中醫史知識來說,避瘟散在1629年是肯定沒有的,就算諸葛行軍散,也是到了清代才在《奇方類編》上才歸納出現的,估計在明代也有這個方子,但是知道的人不多,更沒人做成成藥銷售。否則臨高這樣的地方,這正是極好銷的藥,而且原材料不算特彆珍稀難尋,以楊掌櫃的醫藥修為,知道這張方子是應該會做的。
當然劉三不肯把這些底細露出來,隻說這是澳洲的特製的兩種暑藥,他見臨高這地方,氣候悶熱潮濕,百姓多苦於暑熱穢惡,有心要在本地配製發售,也算是濟世救人。
聽劉三說這兩種藥物如此的神奇。楊世祥有些不信,不過這藥瓶看起來就價值連城,藥大約也不會太差,征得劉三的同意之後,他輕輕撒出一些避瘟散在手背上,吸了進去。一時間,臉上露出爽快的神情來:
“好東西!”楊世祥讚道,“提神醒腦,真有渾身一陣清涼之感。”
“謬讚了,澳洲天氣炎熱,這避瘟散能年銷幾十萬瓶……”
“幾十萬瓶?竟然有這許多!”楊世祥驚歎道,“澳洲真是民豐國阜的好地方!”
劉三心想這和澳洲屁關係也沒有,關鍵還是本時空沒有這個意識。民國的時候兵荒馬亂,長春堂照樣一年能銷二百五十萬盒。
楊世祥又嗅了諸葛行軍散,沉吟了片刻:“兩方頗有類似之處,都用了冰片、朱砂,避瘟散似乎香料獨重,有薄荷、檀香之類,藥效應該不如行軍散。”
劉三心中暗暗佩服,嗅一下就能知道其中的主要配方,真是不簡單――這楊掌櫃,真有些真才實學。
“楊掌櫃高明!一眼就看出了其中的就裡。實不相瞞,避瘟散就是取其價廉,讓一般的窮苦百姓也用得起。”劉三存的其實是“高低搭配”的心思。
楊世祥連連點頭,稱劉三有懸壺濟世之心。劉三乘機提出在這方麵進行合作的提議,由劉三出方子,潤世堂負責炮製、銷售。
“好說,好說,”楊世祥原來就想做幾種價廉好用的成藥發售,但是苦於一直找不到合適的方子――醫書上古方沒有八百也有一千,但是一般也不敢輕用,誰知道吃下去有沒有效用?潤世堂不比大藥鋪,資本雄厚,可以不斷的嘗試,必須看準了才出手。
劉三願意拿出散劑的驗方來合作,楊世祥自然求之不得。兩者一拍即合。
劉三見他願意合作,便從懷裡掏出兩張方子來,兩種散劑的藥物、用量、炮製過程都在上麵一一寫的清楚。
楊世祥卻不肯接,連連搖手:“使不得,使不得,這是劉大夫你的方子,怎好直接交給我?擔待不起。”
“不拿方子,如何叫夥計們炮製配藥呢?”劉三奇怪。
他說了自己的想法:劉三的秘方,當然要用,可是不要求他把方子公開,而是請他自己修合配藥。潤世堂隻管炮製藥物和後期加工,至於“君臣佐使”到底是哪幾味藥?分量多少?如何炮製?隻有他自己知道,這樣就能做到方子不外泄了。
劉三心想這楊掌櫃還真是實誠,處處為他人考慮。是個方正君子。不過,這兩張方子並無什麼稀罕之處,自己來做實在費時費力,不如乾脆大方些,讓潤世堂來辦理。劉三對這兩種成藥打開市場是極有信心的。順便也試試看潤世堂的人心――他手裡的成藥方子有好些,如果這家鋪子靠得主,以後才能深入的合作,如果靠不住,最大也就是損失了兩張方子而已。
“楊掌櫃,這你可就多慮了。”劉三說,“我客居在此,光每日看病就忙不過來,哪有什麼餘力再來炮製藥物,潤世堂的聲譽和您老的信用擺在那,我還有什麼信不過得?合夥做買賣,就得大夥齊心,這樣你防我我防你,就沒意思啦。”
“這怕是不大妥當吧。”楊世祥還是有些猶豫。
“沒事,行不過你,今日就不來找楊掌櫃你談此事了。”
話說到這裡,楊世祥也不便在推辭,接了過來,看了一眼方子上的配伍。
“麝香、冰片、飛金這些鋪子裡沒存貨,珍珠也沒有,還有許多香料……”楊世祥說,“得再去次瓊山縣,進些貨色才行――隻怕有的瓊山縣也未必有。”他皺起眉手指輪流掐算了一番,才小心翼翼的問:“第一次配多少劑才好?”(,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