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成問題是磷肥。幾個人想了半天。最容易獲得的天然磷肥就是動物骨骼了,農委會就一直用海產加工廠的剩餘下來的魚骨、魚渣肥田,偶然還會有動物的骨骼。但是現在要改良1500畝土地,哪來這麼多的骨頭呢?
施加草木灰也能補充磷肥,但是依然牽扯到一個問題:數量不夠。
一群人苦思冥想了半天,最後決定打電話給羅鐸。
羅鐸現在在政治保衛署社會部每天搞黑材料,生活過得很充實,不過他還在工作之餘每天還繼續充當活人字典的角色。
吳南海的問題是:如何在沒有磷礦石的情況下製造磷肥?
“這個容易啊。”羅鐸說,“水煮草木灰……”
“這我知道,動物骨頭我也知道,不過我要給1500畝嚴重缺磷的土地施肥。”
“找冶金部門要鋼渣吧。”羅鐸說,“我記得他們用的是小轉爐吧?正合適。”他接著說:“鋼渣混合石灰,可以得到一種土磷肥。”
轉爐煉鋼中的造渣工藝,是通過沙子來製造酸性爐渣,置換出生鐵中的磷。所以轉爐爐渣中含有相當多的磷元素。
“好。”吳南海趕緊給冶金部打電話。
季無聲卻告訴他,煉鋼之後積存的鋼渣大部分已經做了鋪路的材料,鋼鐵廠裡隻有幾噸存量了。
“幾噸也夠用了。”法石祿說,“先湊合湊合吧。不夠就大量上草木灰,叫國民學校的學生發起一個回收草木灰的運動。再大量上泥炭。”
“不知道外商委後來有沒有搞定南寶那邊?”
南寶的煤礦,產出的褐煤和泥炭在現代時空就是臨高的主要肥料來源。穿越者自然不會放過。不過南寶已經接近黎區,且是丘陵地帶,遠程勘探隊去了幾次,認為自己開采投入太大了,距離也遠,差不多等於開分基地。最好是讓當地人開采之後再購買征用的模式。
但是迄今為止,這事情還沒辦下來。當地人對開采這種黑乎乎的煤興趣不大,就算穿越集團願意收購也沒人願意去開采運輸。
吳南海把需要褐煤作為肥料的事情向執委會反應之後,鄔徳決定事不宜遲,乾脆采用強製攤派的方式來收集。於是派人把南寶附近各村的聯絡員都叫來,向他們下達了每村開采運輸若乾“大斤”褐煤到百仞的任務――作為回報,他們的應繳糧食可以用褐煤和泥炭來折價抵償。
“這太感謝了。”吳南海簡直要感激涕零了,“其實最好還能有磷礦石……”
“這我沒地方找去。”鄔徳無可奈何的說,“本地沒有這玩意。”
“要不開船去榆林港采礦吧。”吳南海說。他在通報上看到,田獨附近發現有磷礦石。
馬千矚搖頭:“榆林那邊磷礦石又不在海邊,得深入內陸十來公裡才行。沒有道路,沒有設備,沒一個月根本運不回來。”
“這樣。”吳南海一臉失望,“能不能想想辦法――先派一支小規模開采隊去采個十來噸?”
“這個――”馬千矚想了一想,需要磷的人家也不不止農委會,化工工業部、武器小組都和他提出過要磷礦石的提案。要大家都耐心等待開發田獨還得半年。其他還好說,糧食問題可不好混啊。
“我來問問資源部,有沒有經濟快捷的方法可以用。”馬千矚搖了搖桌子上的電話:
“總機,我是計委,接第22辦公室。”
“要最快的解決辦法就是去東沙島,采鳥糞石。”遠程勘探隊接電話的是他們的秘書趙雪,“資源圖上看,這裡離東沙不遠,島上鳥糞石堆積如山,露天開采起來也容易。運一船回來夠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