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來,澳洲人是鐵了心要丈田厘清稅賦了。若是他們真得能做到倒也是一大善政。劉大霖想到這裡點了點頭,又一次提醒道:
“貴眾剿匪、築路、興學,無非是有錢有力。清丈田畝賦稅的事情,千頭萬緒,還請貴眾仔細。”他停頓了下,“尤其是用人上,不可不謹慎從事。”
“是,這個我等明白。”熊卜佑見他的語氣已經不再是激烈反對,心中大為意外。難不成我這番話就打動了他?這麼說來這個地主階級分子還算是開明。
“……還有,貴眾既然要厘清稅賦,其中免不了要涉及本縣的大戶縉紳,到時候還要請貴眾手下留情,稍存體麵。”
“好說,好說。”熊卜佑打著哈哈。
髡賊要重新丈田的消息很快就傳遍了全城,黃稟坤又一次去見劉大霖,卻討不到他的新主意――劉大霖乾脆稱病不見任何人了。
大戶們完全懵了,不知道這世上的風到底是怎麼吹得了。既然說陳明剛“擾民”,那麼丈田也是擾民,怎麼隻抓了陳明剛,丈田還要繼續下去?
黃稟坤知道劉進士多半是碰了個軟釘子,髡賊決心已下。他和李孝朋商量了半天,沒商量出個名堂來。李孝朋提議再去發動糧戶聯合上稟貼,黃稟坤苦笑著搖搖頭――他太了解這夥大糧戶了,典型的欺軟怕硬之輩。澳洲人的虎須誰敢去撩?過去好歹有劉大霖這麵旗子,現在他不願意出頭,自己就算說破了嘴皮也未必有用。而且澳洲人既已懲罰辦了陳明剛,再要鬨事,那就是“敬酒不吃吃罰酒”了。
劉家寨。
劉友仁再一次研究著新送來的糧由,這是劉光表剛剛拿來得。
糧由和過去粗糙的毛邊賬冊紙上拿木戳子蓋上字句再亂塗幾個毛筆字不同,這張糧由是印出來,紙厚而挺。上麵填寫著黃家寨的起課田畝數、每畝正賦多少,每石耗米多少,指定在幾月幾日之前到縣城、東門市、博鋪或者南寶的德隆糧行交兌。除了糙米之外,德隆的糧食流通券也可交兌。逾期不交即上門催繳,並按日征收1%的滯納金。
“送糧由來的糧差是哪位?請進來見一見。”劉友仁雖然在加來,縣城裡的事情卻是一清二楚。既然陳明剛一夥已經被肅清,新成立的“征糧局”的糧差就要見一見,拉攏下感情。這也是慣例。
“送到就走了,侄子請他留飯,他亦不肯。”
“草鞋錢送了沒有?”
“送了五百文,但是――”劉光表的語氣有點難以置信,“不肯收。”
“不肯收?嫌少麼。”
“不是,”劉光表說,“態度很是堅決,並不做作。”
“真是奇怪!”劉友仁想到大家議論過澳洲人的從不受賄,也不許手下收取任何好處。他原以為也不過說說而已,或者是在澳洲人眼皮下看得緊才會這樣。沒想到還真能做到。
“叫什麼名字?”
“侄兒不知――”
“你辦得什麼事!”劉友仁不滿的斥責道。
“侄兒問了,他不肯說,隻說他的工號是――是――”劉光表指了下糧由,最下麵送達人後麵跟著一串歪歪扭扭的符號,叫什麼阿拉伯數字。
“他就問侄兒撕了一張回執,還要侄兒蓋個手印。”
劉友仁看了下,糧由的下半段是被撕掉的,還有騎縫的數字。這全新的花樣他一時無心研究,問道:
“每石秋賦繳三鬥耗米?”
“算是比在陳明剛手裡少了三升。”劉友仁不滿的嘀咕道,但是再仔細看,糧由上的起課數字卻是三百八十畝――和過去一樣。(,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