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的女孩子當然有人要買。實際上他們一家剛落腳到廟裡不久就被人盯上了。先是有幾個人牙子托人來關說,有說富貴人家要納妾的,也有說要大戶人家要買丫鬟的,身價出得也不低。把陸家娘子說得直心動――與其這樣一家人奄奄待斃,不如給女兒個出路,換些銀子。倒還是陸白有些見識,聽了之後掙紮著說萬萬不可。
“但凡正經人家,納妾買丫鬟進門無一不要鋪保的――最少也要本地知根底的人家,”他喘息著,“我們是外來流民,又沒有鋪保,這樣說買就買的絕非善主,你可千萬要把持住,不要讓女兒落了火坑!”說著一口氣喘不上來,又翻了白眼。一家人又哭又喊又是按摩,好歹又讓陸白喘過一口氣來。
人牙子見陸家不肯賣,除了百般遊說之外還雇傭了幾個專事勾引婦女的無賴子弟來勾引陸橙。幸好陸橙打小就見慣了這種事情,不為其花言巧語所動,陸守業看管得也緊。
但是生計的問題始終沒法解決――想讓兒子找地方去當個夥計,沒有鋪保無人肯收留,隻好打些散工度日,陸守業不比農家子弟,乾不了體力活,賺不了幾個錢。
一家人正窮途末路之際,慈惠堂的人出現了,沒費多少口舌就把他們收容到堂裡去了。
慈惠堂是廣州站開辦的一所專門的善堂。原因是廣州站收容的難民的行為開始變得引人注目了。他們收容的難民不但數量大,而且持續時間長,很難長期的掩蓋。
現在辦理收容難民事宜的是起威鏢局。但是許多人都知道起威鏢局是受紫誠記的差遣在辦這事情。這樣大肆收容難民,收容來的難民又不知去向加上他們販賣澳洲貨的背景。廣州城裡很自然的就出現了這樣的流言:紫誠記在向澳洲販賣人口。更有人把他們收容孤兒的行為說成了是用童男童女熬煉“澳洲秘藥”,水晶鏡子就是用這種藥物做出來。
大明政府雖然對自己的百姓死活不甚關心,但是被販賣到海外去這樣“有損天威有辱國體”的事情還是要過問的。幸而平日裡廣州站各處打點的足,又有高舉和粱存厚等人關說,事情才沒有鬨大。
但是這件事情也給他們敲響了警鐘。再繼續這種模式是有危險的,就算官府不管,被彆有用心的人一煽動,百姓起來鬨事他們也吃不消。當年外國傳教士到中國來傳教,辦理慈善事業收容孤兒棄嬰遭到民眾懷疑時常引發“教案”就是個教訓。
主持這件事情的張信還有另外一種隱憂:大量收容難民,這在古代很有造反的嫌疑。所以張信覺得必須儘快為廣州站的行為找到一個掩護。
張信和大家商議了一番之後決定把粱存厚拉入夥,專門搞個善堂公開活動,不要再用起威鏢局出麵――起威以鏢局的身份乾這個,實在是過於可疑了。
梁公子平日裡憐老惜貧,對慈善事業很熱心,以他官宦子弟的身份給移民工作打上保護傘再合適不過。
當下郭逸備了禮物去拜見梁存厚,提出了自己的建議。梁存厚果然對此很有興趣,不僅當下答應出任善堂的會董,還捐助了一千兩銀子。合作的模式是典型的官商勾結:粱存厚主要出名,紫誠記專門負責出錢。郭逸又拉了高舉和裴莉秀在紫明樓結交到的一批官宦子弟:吳芝香、董季重等人來當善堂的會董。這些官宦子弟原對慈善事業不感興趣,但是經不起裴莉秀的軟磨功夫,又聽聞不需要花錢,無非是掛個名而已,也就都應了。郭逸又肯花錢,花了一大筆銀子,走了總督大人小妾的門路,居然還搞了一幅王尊德的題字來鎮場。
善堂就取名叫“慈惠堂”。裡麵具體經手的人員還是起威鏢局原先的班子。張信把他們單獨調出來成立了這個班子,直接在他掌握之下。隨後,又從臨高調來了若乾可靠的土著乾部充實隊伍。
張信吸取教訓,不僅僅在收容難民上做文章,還搞了夏季的施藥施茶,冬天的施棉衣,平日裡施粥施棺材等常見的慈善活動,不時還在廣州城的兩縣裡搞搞修橋補路。在收容難民上也不在僅僅專注於外來流民,還陸續辦起了“撫孤院”、“養老院”和“清節堂”之類的傳統慈善設施來收容本地失去勞動力的貧民。
這些措施大大淡化了原先廣州站原本大量搜羅人力的狀況。但是搜羅流民的腳步張信一刻也沒有聽過。他命令慈惠堂組織專門的收容小組,每天走街串巷,出入各種廟觀收容外來流民。隻要合適的,立刻連哄帶騙的帶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