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致如此。”陳策說,“這個政策的關鍵是要推行強製結售彙。臨高的基礎設施、技術、和政策的影響下,必然會誕生一批境內合資企業和獨資企業,他們的出口所得白銀黃金必須在德隆銀行強製結彙;他們在境內的消費,擴大生產,招募人工,用流通券就夠了;他們進口所需白銀由德隆審核通過才售出白銀。當然,隨著流通券的流出,在諸如廣州,雷州這樣的境外地點,也會產生一定的日常消費流通。與存款單不同的是,李洛由手中的流通券可以在廣州向臨高控製的企業購買一定的消費服務和產品。但這個數目在近期會很有限,意義不大。”
“你這個玩意本身還是變相銀本位。隻不過你現在是用強製結彙控製住了臨高經濟體內的金融風險,你要搞清楚一點,工業產品是用貨幣標價的,而不是貨幣用工業產品標價。對臨高來說,現在最大宗最重要的進口產品是煤鐵糧,等鴻基和田獨的產能正常之後,最重要的輸入品就是人了,礦山用奴工,企業和農業用人從大陸輸入,隻要不跟大明翻臉,流民能花多少錢?最終還是糧食的問題。而糧食問題自我解決的可能性也很大。臨高長期來看出超是必然的,要考慮的隻會是通脹的問題。這個封閉的經濟體隻有靠輸出資本和技術的擴散才能不讓自己被通脹玩死。”
“這個是以後要考慮的問題,”陳策說,“現階段的事實是我們是逆差。而且這個逆差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還是會存在下去的。”
“你這個體製在早期還是要依賴不斷增加白銀儲備。不然風險依然很大。”季安在筆記本上記錄了半天,“問題是我們最近的出口增長不是很理想。”
“一五過後,輕工業產能上來之後貿易肯定是出超,這方麵我不是很擔心。”
“好吧,其實還是一個歸根結底的問題,臨高的經濟規模有多少。銀行券的發型規模不能按照白銀儲備來算,而是要以臨高的經濟規模為準。”
“這不還得你來操勞嗎?”陳策微笑著說。
“好吧,好吧。要是你的政策通過了,我得和程棟說說,得把賬房這個攤子擴大。最好再搞個統計局出來,強製推行統一的財會製度,”他想了想,“貨幣是單一掛鉤白銀。金幣隨行就市。”
“對。”
“暫時就這麼搞吧,長遠看白銀是不合適當貨幣的。”裔凡舒展了一下身子,“白銀量還是太多了,最好是金本位――或者不鏽鋼本位之類更好。”
吳迪說:“說道不鏽鋼本位還有一件事,不管最終執委會實行什麼方案,我都強烈要求在臨高推行統一的法定貨幣,取消現在各色白銀和銅錢的流通。現在市場上的流通太亂了。白銀、銅錢、流通券,銅錢白銀成色不一樣,銀行換算起來太難。”
“這事,督公談了多次,不過他是從工業領域需要出發的。主要就是要回收銅錢――臨高的日常流通裡白銀很少。銅錢是大頭。不過哪怕是最劣質的銅錢裡麵也含有大量的鉛,這東西花掉了當金屬用不是更好?”
“要我說還不如直接販運到東南亞去。這種劣質小錢在東南亞是使用最廣泛的通貨,有海商就是專門販運這個到馬尼拉的。”
“現實是我們最需要的是輔幣,流通環節最需要的也是小額輔幣。”吳迪說,“小額輔幣最好使用金屬鑄造,現在用得1分5分10分紙幣不理想,老百姓不習慣使用,銅錢在小額支付上還有很多流通。”
幾個人沉吟了片刻,繼續鑄造銅錢最好,但這是戰略物資,不管是軍事工業還是電力工業需求量都很大。而且銅具有的自潤滑屬性使得它在穿越工業中的用途更大。臨高的銅儲備本身就少,企劃院肯定不同意;也不能發行鐵錢――這東西在民眾心目中的地位太低。而且鐵錢這東西發行的時代都不怎麼樣,屬於名聲很壞的貨幣。
“發行鋼錢怎麼樣?就像人民幣一樣。亮晶晶的,看起來和白銀差不多,我們叫‘秘銀’好了!”吳迪心生一計。
“人民幣用得是不鏽鋼的。普通的鋼衝壓的硬幣一開始看看還行,用不了多久就鏽了,老百姓一看就知道是鐵的,你還落一個偽造的名聲。不可取。”
“造不鏽鋼要什麼?”裔凡對不鏽鋼幣早有企圖,要有這“秘銀”的話還扯這麼多蛋乾嘛,直接用不鏽鋼本位好了。反正隻有穿越集團能造不鏽鋼,本時空也沒有一克的不鏽鋼存在。發行使用不用考慮外界因素。而且“秘銀”這東西的賣相好,分量也不輕,弄好了取代白銀也未嘗可知!
“需要鎳。”
“這東西我們有嗎?”
“有色金屬的話,聖船基本上都有一點儲備量帶來――包括不鏽鋼也帶了不少。不過執委會這乾人是不可能拿它出來用在造幣上的――要按照這幫工程師的打算,最好把銀子也用在工業領域裡。”
“隻要有合適的代用品,我不反對。”裔凡說,“鎳能進口嗎?”
“要從東南亞進口,搞不好還得自己開礦――這年頭什麼都得自己來。貌似廣東這一帶也有。不過造不鏽鋼恐怕不是這麼簡單啊。”
“我們可以呈報上去麼。讓工業部門去解決。”裔凡說,“對了,還可以搞鋁製幣。當初鋁製品也是很強得,價比白銀呢。隻要我們控製好產量,也能起到秘銀的作用。”
“鋁幣太輕,而且時間久了成色也不好看。我倒是很喜歡不鏽鋼這個概念。”吳迪說,“早知道當初就該多搞些一元和一角人民幣來。直接發行了用。新版的硬幣沒有國號,連解釋都用不著。”
“太沉,與其帶這個不如多帶不鏽鋼,起碼你還能自己定義麵額和尺寸。”
“好吧。我們拿兩套方案上去。輔幣問題一定要解決。”
大家就這個問題達成了基本一致,下麵的事情就是在工作會議上決定各種細節,製定一個方案了。這個方案要上報到執委會討論,通過之後還得再送交元老院常委會批準。後者基本上就是走個過場了。
“執委會那邊,馬督公的態度很難說。”陳策對裔凡說,“你提出的對經濟體係進行全麵核算督公是很不感冒的。”(,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