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6章 大將二(1 / 2)

臨高啟明 吹牛者 7797 字 8個月前

他已經派人在廣州和瓊州貼出告示,招募了解髡賊內情和熟悉臨高情況的人。又找來了一些去過臨高的水手和商販,盤問髡賊的詳情。

但是這些人所能告訴他的,無非是髡賊有大鐵船、有快船,髡賊很會做買賣之類的事情,對打仗用處不大。

至於髡賊的戰力,他從這些人口中知道對方“不著鎧甲,全用鳥銃,部伍齊整,紀律森嚴”。另外就是外麵轟傳的“火器犀利”了。

光這幾句話,當然不足為憑。但是商販水手並非軍伍中人,對髡賊的槍炮武原本也不甚在意。所說並不詳儘,也有人貪圖賞錢或者懾於官威,也有胡說八道亂造一氣的,自相矛盾之處甚多,反而使得他有些糊塗了。

看來還是要找當地的士紳讀書人才行,一般的愚夫愚婦如何鬨得清這樣的軍國大事。想到這裡,他問身邊的幕僚:

“瓊山和廣州那邊,有應募的人麼?”

幕僚說:“有幾個,但是職等稍加盤問,多是希圖妄進之輩來獻破敵之策,真正知道髡賊內情的並無一人。”

回到大營之中,從肇慶快馬加鞭的轉送來的最新海南塘報已經放到了桌案上。最近從海南來的塘報大為增加。何如賓打開一看是海南分巡道送來的澄邁、臨高的最新戰況塘報。

第一封就是關於臨高的塘報。臨高的內附衛五千戶屬下後千戶所唯一逃出的軍官百戶孫天標已經到達肇慶,麵陳了千戶所城陷落的詳情。據其說:原本在劉千戶的督戰下,眾人奮戰六個日夜,髡賊始終不能破城,千戶所城“巍如泰山”,奈何城中原有髡賊勾引的“漢奸”數人,乘眾人不備突然發難。殺死劉千戶,偷開城門,這才使得所城陷落。“漢奸”又用在所城內繳獲的令箭、文書,賺開了其他屯所和大營。使得整個後內附衛後千戶所全軍覆滅。

這份塘報因為是第一手材料,比起細作打聽來的道聽途說的消息要有價值的多,何如賓看得十分仔細。

接著是關於詢問臨高被圍的狀況的,據逃回的孫天標說:聽聞髡賊裹挾當地軍民丁壯萬餘人圍攻臨高縣城,但是具體情況他知道不多,“唯聞炮聲震天,滿路皆是髡賊人馬”。他自己是“拋妻彆子,舍生忘死”才突圍而出。

這是在胡扯了,何如賓想了下前一次塘報的內容,孫天標逃到瓊山的時候,臨高還沒有傳來被圍的消息――縣裡的告急使者是過了好幾天才到的。

至於臨高被圍卻沒有具體的消息――除了臨高縣令送來的一份告急的文書。澄邁被圍之後,驛路完全中斷,消息幾乎完全中斷。驛路一中斷,連儋州、昌化方麵的消息也傳不過來了,塘報必須從反方向環島一圈或者遞送都雷州才能送到瓊州府城了。

“臨高送告急文書的人在哪裡?”

“書子是送到瓊山的,再由瓊州知府轉送到省。人大約在瓊山。”一個幕僚說,“已經過去七八天了,大約早回臨高了。”

何如賓想要是當初關照湯允文扣下投書人就好了。這個人肯定能提供許多髡賊的消息。

第二封是澄邁的消息。何如賓原以為澄邁必已陷落――海南島上的縣城規模他心中有數,大部分城池城防設施簡陋,也沒有足夠的火炮,至於駐軍幾乎是不存在的――指望衛所裡“疲老之兵”去解救縣城根本就是癡心妄想。二三千人的隊伍隻要肯下死力猛攻,不可能攻不下來。

但是打開塘報卻是澄邁縣送來的。這樣看來澄邁還在官府手中,而且對外交通並未阻斷。

聞髡賊自號伏波軍,是日以步炮兵約千餘人,大炮數十門,立寨南門外。賊兵嘯聚城外,城中民壯團勇出城接戰,斬賊數百人。奈賊兵勢大,火器犀利,我兵稍挫。髡賊乘勢攻南門,城中軍民殊死相抗,城樓易手數十次,髡賊終不支而潰,斬賊大小頭目數十人,內真髡三人。據俘供稱:所斬真髡中有偽授爵號“主任”者一員,偽守備一員。髡賊等舍生忘死,竟將賊屍搶去。因見縣城不下,賊首遊老胡,餘隻鉛分兵四鄉奪掠,多有士紳之家遭難,裹挾民壯數千以作長圍立堅寨。又以巨炮轟擊,矢彈橫飛,城內軍民死傷無數,房屋焚毀,瓦礫遍地,婦孺外宿於野,嚎啕之聲終日不絕,其狀慘不忍睹。須至塘報者!

何如賓微微鬆了口氣。看來髡賊的陸戰果然稀鬆。小小的一個澄邁縣城,用了幾千人還有號稱“犀利”的大炮都沒攻下來。難怪臨高縣城能堅持三年多了。

這樣他愈發堅定了不用舟師,隻用陸師的方略。他原想立刻下令給湯允文,要他即刻出援澄邁。湯允文本部加上當地的鄉勇,差不多能出動二千人,澄邁到瓊山也不過半日的路程,無需額外的開拔和糧餉支出,隻要能迫使髡賊撤圍就算是小勝一仗了。

他關照人立刻去將幕僚們請來。商議援澄的戰事。

他的主要幕僚當然不是呂易忠,雖然呂易忠頗為“知兵”,畢竟是總督派來的人,和自己隔這一層。他要聽聽和自己的利益休戚相關的幕僚們的意見。

幕僚們看了塘報,認為髡賊必是已經知道朝廷要圍剿他們,所以才四處攻打縣城,所圖不過是大造聲勢,讓官軍心生怯意不敢來剿。

何如賓笑了笑,問:“我意調湯將軍所部救援澄邁,諸位先生以為如何?”

幕僚們認為髡賊火器犀利卻攻臨高、澄邁不下,說明其陸戰確係無能。湯允文所部在廣東的明軍中屬於較為“善戰”,派遣他去救援澄邁必能收功。

隻要把圍攻澄邁的髡賊逐走,原本從總督那裡不斷傳來的“催戰”也能有個緩衝了。總體來說,多數幕僚的意見還是“持重”。並不希望早早的全軍登島討伐。

內中一個幕僚卻連連搖頭:“鎮台大人,湯將軍所部多為水師。野戰破圍非其所長。貿然出救,萬一受了挫折,士氣恐有動搖。”

這個幕僚叫常青雲,是個舉人。頗好經濟之學,雖然沒當過官,對官場的一套卻很熟稔。是何如賓比較親信的幕僚之一。

何如賓默然的點了點頭,想到湯允文的所部雖然號稱五千人,戰兵才不過二千多人。大部分是水師,本來就不習步戰,又沒有多少陸戰的火器。這些人馬還分散在海南的多個州縣。要他救援澄邁就隻以瓊山的鄉勇作為主力了。

鄉勇戰力雖強,但是離開了本鄉本土士氣就大打折扣,非要厚賞才肯拚命作戰。按照塘報上所說,髡賊在澄邁城下修長圍,駐營寨。設防必然十分嚴密。到時候對方守寨應戰,火器又猛,湯允文未必能占到便宜。官軍在澄邁腳下豈不是進退兩難。

想到這裡,他暫時打消了讓湯允文派遣人馬救援澄邁的打算。然而澄邁萬一失陷,湯允文身為瓊崖陸路等處兼管白沙水寨海防參將,他的責任最大。但是自己即是廣東的軍事主官,又是征伐髡賊的主將,失陷縣城的責任是跑不掉的。

“依學生看來,不如鎮台即刻下一手令給湯參將,要他相機行事,速速救援澄邁。”

眾幕僚紛紛點頭:既然是“速速”,又可以“相機”,這裡果然巧妙!何總兵反正是下了救援的命令了,救與不救的皮球就直接踢到湯參將腳下了。縱然澄邁失陷,也追究不到何如賓頭上――他的標營人馬已經渡海了,總不能說他見死不救。這是其一;其二,就算澄邁暫時失陷,等大軍彙齊,收複澄邁不過是進軍途中的舉手之勞。

“再者,以學生看來,髡賊並無破城之力。”常青雲道,“他若有破城之力,何必要驅使民夫築長圍立堅寨?這必是髡賊做長圍的打算了。澄邁縣令隻需小心守禦,必能保闔城平安。現今之計,應命人混入城中,送去大軍必來相救的書子,闔城軍民見了定會全力守禦以待大軍。”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