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4改工程的建造有力的促進新工業體係的配套化和係統化,增強了工業部門之間的整體協作能力和意識。工業部門為該工程新建工業部門2個,新造設備297台(套),其中大型設備46台(套),製造工藝設備和模具2515件(套),培訓技術人員、工人3490人次……”(摘自《當代工業史?造船工業卷》,第一版,內部發行,未經許可不得引用)
這樣跌跌撞撞的前進充滿了冒險、浪費、沮喪、失望和驚喜。以至於周克有一次在酒後失言的時候說道:以他搞854改工程所經曆過得種種困難來說,當初匆匆上馬854工程就是一個不切實際的“大躍進”。
相比之854改工程,6艘風帆蒸汽混合動力的500噸級船的建造過程就簡化多了――基本上在建造854改工程中所取得的技術性成果和經驗,馬上就可以運用到這些船隻的建造中去。而為854改製造的許多配件、工裝和設備也能夠直接用在這些船隻上。
按照《第一次造船整備案》的規定,這批船的建造為901工程。經過一番設計討論,最終的901工程方案是抄襲美國南北戰爭期間的北方的“90-day gunboat”, 首艦uss unadil號晚春開工,8月中旬下水,9月底服役,因此得名“90天”。這種戰艦的建造周期很短,深得急需新船的穿越眾的欣賞。
901工程最終的建造指標是水線艦長48米,寬8.5米,最大吃水2.9米,排水量690噸,載重507噸,雙桅Barquentine帆裝。安裝一台500馬力蒸汽機,單螺旋槳。另安裝12馬力輔助蒸汽機1台。最大速度10節。船員114人。海軍部將其定為四級炮艦。
這種四級炮艦的定位是更多的擔負航線護航和遠程巡邏任務。也執行貨運任務。它的煤艙麵積可做調整,根據執行任務的不同機動的改變載煤容積或者載貨容積。
500馬力的拖船被命名為621工程,拖船不僅要用來牽引駁船,既然有大批的大噸位船隻投入建造,那麼這些船隻未來出入港口的停泊靠碼頭就不能小馬力的蒸汽大發艇能夠解決得了。必須要有大馬力的拖船來協助大型船隻靠、離碼頭。
621工程采用雙明輪推進――明輪推進有吃水淺的優點,適合在沿海和港口內進行活動,必要的話也可以進入較大的內河。而且它不怕近海和內河常見的漁網和水草的纏繞,雙明輪的機動性也比較好,很符合穿越眾們賦予它的兩個角色。
造船工程如火如荼的進行中的時候,應海軍的要求,原先裝備的各種蒸汽艇的改造也提上了議事日程,它們將分批改用鐵力木的軸承和全新製造的鑄鐵螺旋槳。以提高小艇的作戰力。海軍計劃一旦改造完成,就將部分武裝大發蒸汽艇運往香港等地作為短距離的各種海上雜務用。配合Ⅱ型雙桅巡邏艇作為香港和珠江流域分遣艦隊主要力量。
大量的造船、修船的任務源源不斷的湧入造船廠,使得周克不得不要要求在造船廠進行12小時的雙班工作製。原先他們采用的是時的三班倒工作製,但是工人的匱乏使得周克難以維持這樣的勞動製度。要求延長勞動時間。
“否則三班倒也沒有意義,現在的造船規模下我的工人連維持兩班倒都不夠。”周克在麵見鄔德的時候訴苦道,“不但要批準我的兩班倒計劃,還得補充工人――哪怕沒受過什麼訓練的工人也好。起碼能當力工。”
鄔德說:“讓工人連續工作12小時,長期以往你能確保工人們不出問題嗎?出工傷死亡幾個熟練工人就虧大了。”
“據說19世紀工人普遍工作都在12-14小時,我覺得我們12小時工作製維持幾個月不會有很大影響。夥食方麵再加強一些,我想申請多給工人夥食補助――特彆是蛋白質免費配給額度還有糖果。另外也可以分發精力補充劑。”
鄔德同意了他的要求,隨後,他又命令從近期從檢疫營結束“訓練”的勞動力由造船廠優先選用。而芳草地的每周的“學工”活動也大多改為到造船廠和其他與造船有關的工業部門去“學習勞動”。這些學生雖然不見得懂技術,起碼能寫會算――這種最簡單的技能在臨高的工人群體中也是很少見的。(。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