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2章 新的計劃(2 / 2)

臨高啟明 吹牛者 4854 字 10個月前

卓天敏表示擔憂:“磚瓦好說,隻要能供足煤炭,就算臨高供不上鏈條和滑車,也可以建造輪窯來湊合,水泥、木材這些就得專業設備了。”

水泥供應要有水泥窯,木材得有專門的木材處理廠和乾燥窯,這些基本建設都需要臨高製造專業設備,派遣技術人員,光靠三亞自己的小修配廠和幾個元老是弄不起來的。

王洛賓說:“這些項目都列入企劃院的方案裡了。而且準備在1631年的年內就完工――為1632的三亞產業升級做準備。”

何方回問:“什麼產業升級?”

“化工。”王洛賓簡短的回答道,“確切的說,是鹽化工。”

三亞附近的鶯歌海是亞洲最好的曬鹽場。在舊時空是海南最大的鹽場,也是中國南方最大的海鹽場,這裡的海水濃度達到波美度3.5,是世界上僅次於紅海的最鹹海區之一,製鹽條件十分優越,在舊時空這裡的鹽場年產鹽可達27萬噸――而且還有擴容增產的餘地。

大量的海鹽是化工業的基本原料。在三亞開發建設鹽化企業十分便利,而且三亞的地理為止使得未來在這裡開發石化也有優越的條件――從東南亞運來的優質原油可以在這裡就近加工。

“太強了!”幾個人都有點目瞪口呆了,原本大家覺得自己開發了田獨鐵礦,在原始叢林,荒蕪的海灘上從無到有的建設起現在的局麵就很了不起了,沒想到後麵還有更大的事業要做。

“我們的事業真是一眼看不到頭!”季潤之驚呼道,興奮之情溢於言表。他本身就是個喜歡“大型”、“巨型”的建築黨人,對大項目有著天生的迷戀。

何方回卻有些擔憂:“化工我是不懂,不過化工廠裡這麼多的管道、閥門還有大大小小的罐子,機械總廠能搞定麼?”

“這就要看你們的鐵礦石能多快得運出來了。”蕭貴說,“說白了工業就是要有足夠的鋼鐵。有了鋼鐵什麼都能造。”

“好吧。我們一定竭儘全力。”

女仆既然到位了,元老自然也不便繼續睡在集體宿舍裡的架子床上了。就算眼下沒有豪華彆墅,起碼也得給元老的單人宿舍創造一點“家”的感覺。

季潤之早就想搬離兵營式的榆林堡裡的宿舍,搞個海濱彆墅住住――不僅是享受,也能借此練習下自己的營建手藝。現在送來了女人就名正言順了。他隨後就在三亞地區軍事委員會的工作會議上提出了為元老建造海濱彆墅的動議――全體通過。

季潤之手頭的建築資料都是現成的,又有何方回這個三亞本地人的指點。很快就在大東海旁靠近榆林堡的選定了一處小海灣。此地風景優美,地形又便於警戒,季潤之立馬就敲定在這裡修“彆墅”。

他在淺灘上花了三四天時間建造了七棟“海濱小木屋”。小木屋之間用木結構的廊橋連接。這種小木屋在舊時空的海濱度假勝地很常見,高架懸空架構,木結構,稻草頂。臨高版“海濱小木屋”甚至沒有用木牆壁,而是木條釘出牆壁框架,再用蘆席封裝,也能遮風避雨擋視線。建好了有模有樣頗有“原生態和諧相處”的意思。

“小木屋”前有廊簷。季潤之又搞了幾盆熱帶植物放著作為點綴,廊簷上放上幾把藤椅:海水從腳下流過,看著海邊的風景摟著女仆喝小酒……眾元老參觀之後讚不絕口,幾個臨時來出差得不免羨慕嫉妒恨――要知道臨高可沒有這樣美麗的海濱景色。

“就是不耐台風。”季潤之說,“台風季來臨前得把東西先搬走。至於電力……”

王洛賓攔住了他的話頭:“不供電了,免得有人說勞民傷財。”

何方回也連連點頭:“有這麼好的風景還要電做什麼!有個馬燈照明就好。順便還能釣釣魚。”

當晚元老們就紛紛搬入小木屋去了。除了席亞洲和李海平之外。這兩位駐軍首腦照規定都得住兵營裡,隻能在假日的時候來小木屋消遣了。

女仆們都安排了工作――元老們不大放心讓自己的女人一個人獨守空房――席亞洲利用駐軍司令員的權力,給自己和李海平給女仆辦了軍籍,算是入伍當了勤務兵,名正言順的安排自己的營房裡伺候。其他人的女仆也紛紛當上了領導秘書和辦事員。河馬卻沒有從辦公廳手裡買女仆――他已經把郭芙搞到了手。(。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