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不擠占緊張的造船廠船台,更重要的是不擠占有限的造船工人。漁業合作社使用的新版漁船並非是某種舊時空型號的仿製品,而是從海軍淘汰下來的本時空的雙桅船――實際上,海軍的直屬捕魚隊使用得也是舊式船,但是,漁業合作社和海軍捕魚隊全部裝備了新型的漁網:漂網、拖網和刺網。
這些漁網一部分是從舊時空帶來的,一部分是由輕工業部的紡織廠仿製得,但是在仿製過程中材料始終無法過關。不管是亞麻、黃麻還是大麻,用來製造漁網繩全部存在強度不夠還不耐腐蝕的問題。
看似簡單的現代漁網,在沒有尼龍這一產品的支持下,製造出來的成品不但隻能縮小尺寸,而且很不耐用。儘管輕工業部門根據找來得資料,用煤焦油給漁網進行防腐處理,使用改進的絞繩技術和設備,仿製的漁網還是不得不“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大夥發現這話其實有是根據的,如果天天打魚的話,純天然綠色材料製造的漁網很快就會徹底報廢。
現代化的大型漁網、漁具還要求很多配套設備。簡單的如起網用的絞盤機――儘管絞盤機使用人力也可以,但是舊式船隻的布局無法安裝這些設備。
漁業合作社雖然得到了新式的漁網,總體性能卻是打了折扣的。即使是打了折扣,使用新型網具和捕撈方法之後,比起過去隻能捕獲淺表海層的魚群,漁民的可捕撈範圍大大增加。在海軍捕魚隊的指導下,第一次嘗試新型漁法和漁具的合作社漁民立刻獲得了從未有過的特大豐收。這樣的大收獲在過去隻有“漁汛”的時候才能得到。
漁業合作社的漁民們在嘗試到甜頭之後,很容易的被蠱惑著前往更廣闊的海麵去捕魚了。傳統漁民因為導航能力有限,船隻偏小,又缺少儲存漁獲的設備和手段,所以捕魚很少離開近岸海域,
為了提高漁獲量,就必須擴展漁場,僅僅在海南島周邊捕魚產量始終是有限的。在海軍捕魚隊的頭目林傳清的建議下,漁業合作社組織了捕魚編隊。準備以有組織的編隊的方式前往遠海捕魚。第一批列入目標的是北部灣海域和東沙、西沙海域。
天地會派遣獨孤求婚到鴻基,準備在當地搞一個漁業站。作為漁業合作社漁民在北部灣捕魚的休息、修船、避風的港口和漁獲加工點。當然,長遠來說最合適的地點應該是在海陽――也就是舊時空的海防港。
在鴻基設立漁業站,增加漁獲量之外,海軍還冀望以鴻基為據點,通過收購當地漁民的漁獲,出售補給品、提供修船服務、小額貸款和強製推行捕魚稅軟硬兩種手段逐步滲透整合北部灣當地的漁民。北部灣原本就有不少中越漁民在當地捕魚,舊時空的曆史上,北部灣的漁民不論中越,一直是華南地區海盜的主要來源之一,當地的海盜還曾經一度在越南的西山政權時代大放異彩,成為西山政權的海上力量。
獨孤求婚到了鴻基之後不久,第一批漁業合作社的捕魚船隊來到了鴻基。這是個試驗性的小型船隊,由14艘漁船組成,最大的不過百噸,最小的隻有三十多噸。但是裝備精良,組織嚴密。除了專門的捕魚船之外,有幾艘船專門運載處理漁獲的鹽和木桶,輕型的船隻充當偵察船,在各處進行試驗性的捕撈以確定哪裡的漁獲最為豐富。
捕魚隊由海軍的二艘I型三角帆巡邏艇負責護航,確保沒有任何人能來打攪合作社的漁民。
合作社的捕魚隊在亞龍灣的試驗性捕魚行動大獲成功。實際上隻用不到四天就滿載而歸了。這一成功使得原本還想觀察下北部灣捕魚效果得農業部和天地會立刻發動起來――決定馬上在鴻基加大投入,在當地建立漁獲加工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