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0章 蠶絲(1 / 2)

臨高啟明 吹牛者 4782 字 8個月前

但是沈家的破產卻不是因為生絲行情不好,而是蠶的病害。

“去年小的們養蠶不合染了蠶病,全年絕收”男人愁眉苦臉,“故而折了本。要請老爺收留。”

蠶病大部分是病毒引起的,養蠶的地方環境封閉,蠶的密度又很大,如果不能做好清潔消毒的工作,很容易爆發各種蠶病。傳統養蠶對應對蠶病也有一套自己的做法,但是當時在消毒理念上還有缺失,所以類似爆發蠶病造成減收甚至絕收的事情是屢見不鮮的。

一旦出了大規模的病害,對蠶農來說就有血本無歸的危險。

看來養蠶對農民來說同樣屬於“高風險高回報”,沒自己想得這麼簡單。趙引弓聽得來了興趣。既然要做這行生意,當然要先打聽得越清楚越好。

當下又讓他說說具體的養蠶過程,但是養蠶在農村這是婦女的專利。女孩子從十二三歲起就開始學習養蠶。從臘月“護種”開始,到開春孵種“攤鳥”,一直到蠶“三眠”、“出火”、“上山”乃至烘繭、繅絲,全都由婦女代辦。他雖然知道但是怕自己說得不明白,甚至說錯,便讓自己老婆來說。

“奴婢見過老爺。”女人生得清秀,說得也是一口兼具南北之音的杭州土話――和現代杭州話的差異不是很大,趙引弓聽得受用,當即麵帶微笑道,“起來,你叫什麼?”

“鄉下女人沒有名字,奴婢娘家姓王,行四,大家原來都叫我王四娘。老爺願意叫奴婢就叫奴婢什麼。”女人說話很是伶俐――江南的農家女子不但要種田養蠶,不時還要“上街”行販,所以說話見識還算不差。

王四娘先說了養蠶的過程,從蠶孵出到成繭,前後需要二十八到四十天的工夫。喂蠶有定時,必須及時添加桑葉,即使深更半夜也得起身飼食,耽誤不得一刻。蠶沙和剩餘的桑葉殘渣要時刻清理,否則容易染上蠶病。育蠶對溫度又非常苛刻,即要保溫,又不能太熱,而且還不能透風,所以養蠶的地方總是門窗緊閉,密不通風。氣溫稍稍低就要生火保溫。而等到蠶“上山”的時候,在蠶箔下還要生火盆――這樣可以加速蠶的吐絲,並且使得吐出的絲儘量乾燥,有利於提高蠶繭的質量。但是生火頻繁,火燭就必須十分的小心,因為養蠶生火最後鬨出失火的事情,在當時是屢見不鮮的。

趙引弓對“蠶室”的典故是很熟悉的――看來這套養蠶法秦漢時代就已經很成熟了。

整個三四月份,養蠶之家基本上是不活動的,村裡極少行人,鄰居親戚停止互相走動,家家戶戶門前都貼紅紙。即使是官府在這一時期也不會下鄉來。

收下的蠶繭大多是蠶農家自己繅絲出賣,也有直接賣乾繭給‘繭行’的。不過這都是人手不夠的人家或者有某些彆樣緣故。

“為什麼要自己做生絲呢?”趙引弓問道。

“去繭行賣蠶繭‘花頭’太多,鄉下人總是吃虧。”王四娘說繭行必有官府的牙帖,所以壟斷性很強,而且同業還有個專門的“公所”,新繭上市,同行公議,哪一天開秤,哪一天為止。收購的價錢也是議好的,不準自己抬價。每年的議價總是很低。

價格低不去說,在收繭的時候還有種種“花樣”,不是嫌繭子“濕”,就是硬扣分量。最壞的是為了進一步的壓價,在蠶繭大量上市的節骨眼上繭行還會突然關閉繭棧幾天,停止收繭。

“為什麼要停收?”

王四娘說:“繭收了下來等不起,不繅絲不賣就擺在那裡,日子一過裡頭的蛹咬破了頭就一文不值了。鄉下人就隻能低價賣了。”

原來如此!趙引弓想,這其實是人為的造成“賣繭難”,使得收購價暴跌,這種花樣在舊時空也多得是。

趙引弓又問:“繭行買了繭子,怎麼出手呢?”

“自己繅了絲賣給絲行。杭州城裡城外,有許多人家自己不養蠶,可是替人打盆繅絲。”繭行得了蠶繭,用外包的方式包給他們去繅絲,按兩結算加工費。

養蠶人家隻要條件允許都是儘量自己的繅絲,出售生絲。這樣獲利較多。繅絲的工作由蠶農家的婦女辦理――是農村的一項重要副業,沈家就是王四娘帶著女兒手工打盆繅絲。

沈家媳婦比比劃劃的大概說明了下怎麼打盆繅絲,繅絲的時候用一口大鍋,燒滾了水,每次倒入十到二十枚繭,用竹簽攪著燙繭。等到沸騰的時候用用竹簽撥水麵,絲頭自然就會浮出,用手提起絲頭,穿入竹針眼,繞動導絲用的滑輪,然後再用移絲杆勾掛起來,送上腳踏轉動的繞絲用的“大關車”,一邊操作,一邊腳踏絲車,就可源源不斷的抽出生絲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