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邊明月,從天穹流蕩的雲縫裡不時探出好奇的腦袋,窺視著變幻的人間。
荒野的蒿草,路邊的野花,村舍的柴扉,都沐浴在一片淡淡的銀光之中。
就在這荒山野嶺的環抱中,掩映著一條小小的村莊——夏盧村。村裡住著幾十戶人家,依山傍水,倒也清幽。
這時,隻見在村子東頭一排三間茅屋小院裡,一個渾身散發著儒雅之氣的中年男子,心神不定地轉來轉去。他幾次走到房門前,想推門而入,卻又克製住了自己。
時近子時,鄉鄰們多已酣然入夢。連那些喜愛吵叫的家犬也疲憊地趴在各家門角打瞌睡了。但春蟲的囂叫蛙鳴,使他更加心煩意亂,坐立不安。
在這蠻夷之地的荒山野嶺之中,這個中年男子何來一身書卷之氣?
原來,這個中年男子出身範陽盧氏,名行瑫,係盧植的第十三代孫。
要知道,範陽盧氏,自漢尚書、中郎將盧植起,一直是“北州冠族”,名列中國最為顯赫的“崔、盧、王、謝”四大望族。
曹操曾經盛讚盧植“名著海內,學為儒宗,士之楷模,國之楨乾”。數百年來,範陽盧氏出將入相,高官輩出,名卿如雲,從三國至唐初,僅宰相就有十二人之多。
源遠流長的家學熏陶,使他學富五車,文采斐然,與他家族大多數祖先一樣,學而優則仕,盧行瑫也得了一個不算很小的官來做——範陽知府。
盧行瑫既然是門庭顯赫的範陽盧氏的子孫,又在範陽為官,如何流落到了這瘴氣彌漫、民未馴化的嶺南?
原來,盧行瑫十載寒窗,雖沒有高中狀元大魁於天下,但也被朝廷封為四品官——範陽知府。
盧行瑫走馬上任後,平日為政清廉、剛正不阿,既不攀附京貴,又不懂得官場逢迎,不會溜須拍馬,就這一點可就吃大虧了。
要知道,世上千臭萬臭,唯有馬屁不臭,自古以來七十二行中,唯有溜須拍馬這行最吃香。
雖然說善溜會拍的這些人大都心術不正,他們拍馬是為了騎馬。
但這種人要是業務精通的話,那不管在什麼時候、什麼場合、什麼地方都吃得開。
尤其是溜須拍馬在那時候可是官場上的常青樹,你不會溜須拍馬,那你的官就做不長。
盧行瑫就不會這一手,他隻知一味的廉政愛民,嚴懲邪惡而得罪了權貴吏部禦史冷桂,將他貶謫為民,流放嶺南新州。
有冤無路訴的盧行瑫在公差的催促下,隻得含冤上路。
從北國到嶺南,千裡迢迢,沿途瘴嵐橫行,盧行瑫一路上艱苦備嘗,好不容易才來到這南蠻之地。
到新州報到後,劉刺史獲悉盧行瑫為人正直,隻不過是被奸臣所害,故此,也放了他一馬,不將他當作流放的囚徒,而叫他到筠城附近的農村落下戶來。
盧行瑫隻身來到龍山腳下的夏盧村,他在精神極度苦悶之時,得到鄰近不遠的舊朗村一位鄉間老郎中李和祥的安慰。兩人談得多了,李郎中見盧行瑫有才華,人品又好,便將女兒許配給他為妻。
盧行瑫在夏盧村安下家來,這裡水秀山青,林木蓊翳,兩夫妻男耕女織,夫唱婦隨,在這山野之中日子過得倒也逍遙自在。但有一件事令他感到煩悶與遺憾:與李氏結婚已經二十年,尚未能生下一男半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