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蘭從小喜歡照鏡子,早上起床後,總愛把鏡屏端在院裡的那株荔枝樹下的石台上放好,將一把桃木梳子和一小瓶茶油放在鏡旁,坐在屏前一邊用桃木梳慢慢梳理著秀發,再滴幾滴茶油放在手心,用手掌輕輕將油抹熱,抹均勻了,擦在頭上搓揉一番再梳;一邊端詳鏡裡的臉兒傻想著。鏡上的花枝將她麵容映襯得越加秀麗。
有一次,她梳好頭發,正端詳鏡裡的臉兒傻想著,這時,沒想到她家那隻大公雞走來,東瞧瞧西看看,忽然發現鏡裡也有一隻跟它長得一模一樣的公雞。它試探著用嘴去啄一啄,鏡裡的公雞也將嘴伸出來。
公雞勃然大怒,豎起脖子上的五色錦毛,飛起來猛地一腿打將過去,隻聽見“哐當”一聲響,鏡屏掉在地上碎了。
過後,李小蘭隻能麵對小圓鏡來梳理頭發,而小圓鏡隻能照出她的臉,遺憾的是不能將她的秀發全部攝入鏡裡。
李小蘭呆呆地坐在草坪上,想著家裡的那麵鏡屏被公雞打碎了的情景……
耳邊猛聽到水蓮在大聲呼叫:“小蘭快看,那幾個人要點炸彈炸魚了!”
李小蘭順著水蓮所指的方向,隻見有三個人都穿著褲衩,光著上身在淺灘上準備點燃炸藥線……
又見惠能急不可待地向深水處邁進兩步,想作好搶先鳧水的準備。
這時,傳來了李治文的叫喊聲:“阿能哥,不要命了?等會要炸死你!”
惠能畏懼似的後退幾步,然後隻聽得“嘭”的一聲巨響,當場河水中濺起幾米高的水花。未等水花落下,所有的人就如箭一般撲入水裡,迅速遊到河中去。狗仔和丁一廣也一頭紮入河灣深水裡去撿魚。
下河撿魚除了需要擅長潛水而外,還得講究運氣。
惠能潛入水底尋找了一圈,頭次就撿到一條有幾斤重的大魚,然後再潛遊多次上岸來,李小蘭和水蓮將撿來的魚堆在一處,估計足有十幾斤。
這次惠能的運氣好,撿到的魚最多,李治文也撿到有八九斤,丁一廣隻撿到二三斤,狗仔僅撿到了一條小魚。
他們上岸去掐了一兩根藤條,把撿到的魚穿成串。
狗仔看著李治文和惠能倆人手上提著這麼多的魚,打主意說:“我們把魚全部拿到油廠去炸著吃,好不好?”
惠能正在猶豫,李治文搶先說:“阿能哥,彆信他的話,上次他一個人撿得最多,我喊他把魚拿到油廠去炸著吃,他就不肯。”
“治文仔,那一次去油廠炸魚,不是你吃得最多呢?”
李治文想著有這麼多魚要是拿回家去,全家人可以美食一頓。他心裡不情願但又不好意思拒絕,就征求丁一廣的意見:“你說怎麼辦?”
丁一廣慫恿著說:“油炸的魚太好吃了,香噴噴的!”
他當然是站在狗仔那一邊的,況且今天他撿到的魚也不多。
狗仔也隻因肚裡缺少油水,經不住油炸魚香的誘惑與刺激,立即打了一個飽嗝。酸水湧上喉嚨來他感到燒心,熱辣辣的不舒服。
惠能儘管看出狗仔是在耍猾頭,貪嘴貪吃想占便宜,但他想到這年月那家的生活每餐都是幾條紅薯一點米,炒菜隻用小油掃在鍋底輕輕抹過一圈,舍不得用油,差不多都是用乾鍋子來炒菜,腸肚裡沒有半點油腥似乎早就生了鏽。
狗仔禁不住誘惑,抹著鼻尖上懸著的黃鼻涕與嘴上的涎水,猶豫不決地說:“阿能哥,你看呢?”
惠能隻好說道:“我們先把牛趕回去,叫上阿蓮妹、阿蘭妹一起去吧。”
“好!”
狗仔和丁一廣暗暗偷笑著。
“好!”
狗仔和丁一廣暗暗偷笑著。
他們把牛趕回村牛欄套好後,一溜煙溜到了油坊門外,看見狗仔的大伯穿著一條褲衩,跨著兩條瘦骨伶仃的長腿,頭垂下去把臉埋在榨槽裡,正用木鏟在鏟碾榨過了花生餅碎末。
老人家的屁股正對著油坊門外,翹得老高的。
幾個孩子站在門外,齊聲喊著:“石伯伯,魚來啦,給我們炸魚吃!”
“你們幾個崽子,又來用油坊裡的油炸魚”石伯沒抬頭繼續乾活,從胯下看見幾個娃娃手裡提著魚串子,又見有二個女娃子,急忙罵道:“他媽的,你們都先滾出去撿柴禾。”
油坊修建在村背後山一條僻靜的山溝,是石伯家以前的老祖業,一共是三間依山傍水的大石屋。中間一間設有一條木榨,是油坊的主體設施。
木榨用兩截直徑三尺多的堅硬龍眼樹樹乾,分彆先將樹心掏空後,再將兩根樹乾麵對麵地合在一起做成的。榨身用八根大圓柱充當支架,再用八根橫梁從上下將榨身固定住,這樣就製成這種傳統的榨油工具了。
在前房屋的中間豎著一個高大的支架,從支架上端垂下一條粗大的竹繩,繩索的下端懸掛著一根大木棰,專門用它來榨油。油坊右邊的一間屋裡設有一架水車,水車轉動帶動屋內的磨盤和石碾輪子不停工作,主要是用來磨碎和碾碎花生籽等原料。左邊一間屋裡砌有一張寬大的石炕台,平時就用它來烤乾花生籽的。
另外還有兩口土灶台,一口用來炒乾花生籽和炒香各種油料的粉末,另一口灶用來蒸熟花生箍餅的粉末。
榨油由兩個強壯男人互相配合,先將包裹好的箍餅裝入木榨的腹部裡,再用一塊厚實的圓形青岡木板頂住所有箍餅,外麵又用兩層厚薄不一的青岡木枋頂在圓形木板上,再將木榨內的箍餅全部抵緊。接著在兩排木枋內分彆插入一塊有一丈多長的尖枋,就借用油棰交替著輕磕在木榨前兩塊尖枋頭的鐵箍上。
尖枋受力慢慢擠進兩層木枋裡,逐步把榨內的一排兒箍餅擠緊壓緊。
這樣箍餅受到外力的擠壓後,油脂就從榨下的肚臍眼裡緩緩流出來——越流越多,流在地上的木盆裡。
榨油匠用油棰輕磕一番,再把陷進去的兩塊尖枋抽出來,加入預備好的木枋再將空出的空間填滿,兩人重新抱住大油棰使勁撞擊尖枋頭。如此反複進行幾個回合後,壯漢這才開始吆喝著,先由一個人將那根有兩丈長和一百多斤重的硬紮木大油棰,朝前推向高空去,撒手後讓油棰退回來,再由另一個榨油匠接住,兩人同時把住油棰瞄準尖枋頭,順勢撞擊著。
當然油錘撞得越有勁,油就流得越快越多。一般要撞擊很久,直到把箍餅裡的油脂給榨乾淨,才算完成所有的工序。
油棰和尖枋的頭部都安裝有鐵箍,遇到二者互相碰撞的時間久了,鐵箍發熱容易冒出火花來。這時猛力的撞擊,能震得整間油坊好像就在顫抖著,聲音在很遠很遠的地方,也能聽見。
眼前石伯老了,雙腿因為以前撐船,在寒冬臘月經常下河,腿關節患有嚴重的風濕病,而今站穩腳跟就接不住大油錘。為此,他乾不了榨油的重活,隻能改為專門負責碾碎各種原料、炒乾麵粉水分和維修油坊各種部件的雜活。
彆看他年老,可這油坊離了他這老人家,還真是榨不成油的。
彆說炒油花生籽和箍粉之類的需要掌握好火候,因為你炒欠火或是炒過火了,出油量和油的顏色就要受影響,而單說他乾活就是一個多麵手,像什麼木匠、岩匠和鐵匠之類的手藝活,他都會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