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良莠不齊(3)(1 / 2)

落難情緣 洪門十一少 7512 字 9個月前

法達聽完六祖的偈語,頓生慚愧,臉上出現了猶豫不定的神色。雖然依舊呆立著,卻左顧右盼以掩飾心中的羞臊和煩躁,跪在六祖麵前,懺悔道:“從今以後,當謙恭一切。弟子誦《法華經》,未解經義,心常疑問。和尚智慧廣大,願恭聽大師經中義理。”

六祖道:“法達,法即甚達,汝心不達,經本無疑,汝心自疑。汝念此經,以何為宗?”

法達回答道:“學人愚鈍,從來但依文誦念,豈知宗趣?”

六祖道:“你說我不識文字,你試取經誦一遍,我當為你解說。”

法達低著頭,臉上一陣喜一陣憂,一陣羞愧一陣悔恨。他合十懺悔說:“法達年輕無知,從今往後一定謙虛、恭敬待人。”

嬰行充大人吃瓜,說:“知錯就改,才是好孩子!來,坐下吧!”眾人不由得又笑了起來。

法達半個屁股坐在嬰行搬來的凳子上,扭捏地問六祖:“弟子誦讀《法華經》,並沒有理解經文的義理,常有疑惑。大師富有智慧,請為我解說解說。”

六祖道:“法達,佛法本來是通達的,隻是你的心念不通達,佛經本來沒有疑惑,隻是你心裡有疑惑。你誦讀《法華經》一定知道經中所說的開佛知見、示佛知見、悟佛知見和入佛知見吧?”

法達不好意思地看著六祖大師:“慚愧,弟子僅知字麵意思。”

“佛的知見,也就是覺悟的知見。佛就是覺。覺分為四種,開啟覺的智慧,顯示覺的智慧,領悟覺的智慧和深入覺的智慧。如果聽到開導啟示就能深入到覺的智慧中,這就是覺悟的智慧,自己的覺心、本性也因此得以顯現出來。所謂佛的智慧,實際上就是你自己的心,此外再沒有其他的佛。人們往往是自己遮蓋了本性的光明,迷戀於各種表麵現象,受自己心情的乾擾,心甘情願受物欲的驅使。所以我佛釋迦牟尼才假借種種方法苦口婆心地講說,規勸人們安定收心,不要向心外去妄求,如果你具有正確的認知和見解,就會常生智慧,觀照自心,止惡行善,這就開啟了佛的智慧。”六祖大師詳細開示著說。

法達感慨地說:“慚愧,我法達從來隻是依照經書的文字念誦,死讀經,讀死經。聽師一席話,勝讀十年書。”

六祖一笑,遞給法達一碗茶。法達像是真的渴了,“咕咕”一口氣喝了個精光。

六祖問道:“法達,你已將茶喝了,請你以簡潔的語言將你的感受準確無誤地表達出來,讓彆人一聽就知你喝的是這一碗茶,而不是早上喝的茶。”

法達十分為難,吭吭哧哧:“這、這……大師,喝這一碗茶的感受的確與日常喝茶不一樣,但這種細微的差彆隻能體味,不能言傳。”

六祖哈哈一笑,說:“禪,不可言說,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佛法的奧妙,也無法用文字來表達。一切經書,包括《法華經》,都是佛陀教導我們開悟的工具。它如同指向月亮的手指,目的是讓我們順利快捷地找到月亮。而手指本身,並非明月。你若是僅僅研究手指的粗細、長短、顏色,永遠都找不到天空中的月亮。所以,學佛之人要直接探求佛法的本意,而不是執著於經典。你如果用這樣的心態持誦《法華經》,一切妙法就會像蓮花一樣,自然而然地從你的口中生出來!”

法達聽了六祖的教導,豁然有省,不過,他心中仍然存有一縷疑惑,猶猶豫豫說道:“謝大師開示,不過……”

“你心中還有什麼疑惑,都說出來吧。”

法達問:“如果這樣的話,隻要領悟了佛經的義理,就用不著念誦經文了嗎?”

六祖說:“你這種‘非此即彼’的機械理解,又陷入了另一種教條。經典有什麼過錯,豈能妨礙你持誦?若是口中持誦經文,心中也能實踐修行,就是‘轉經’;若口裡念著經文,而心中另有所念,那就是被經所轉。”

六祖又對法達吟誦了一首偈子:

心迷法華轉,

心悟轉法華。

誦經久不明,

與義作仇家。

無念念即正,

有念念成邪。

有無俱不計,

長禦白牛車。

白牛車,是《法華經》中的一個比喻,代表著人類自性的本源。

法達聞偈,言下大悟,不覺悲泣,說道:“法達從昔以來,實未曾轉《法華》,乃被《法華》轉。”

接著,法達進一步問道:“經雲:諸大聲聞,乃至菩薩,皆儘思度量,尚不能測於佛智。今令凡夫但悟自心,便明佛之知見。自非上根,未免疑謗。又經說三車,羊車、鹿車與白牛之車,如何區彆?願和尚再垂宣說。”

六祖道:“經意分明,汝自迷背。諸三乘人不能測佛智者,患在度量也。饒伊儘思共推,轉加懸遠。佛本為凡夫說,不為佛說。此理若不肯信者,從他退席。殊不知坐卻白牛車,更於門外覓三車。況經文明向汝道,唯一佛乘,無有餘乘,若二若三,乃至無數方便,種種因緣、譬喻言詞,是法皆為一佛乘故。汝何不省。三車是假,為昔時故;一乘是實,為今時故。隻教你去假歸實,歸實之後,實亦無名。應知所有珍財,儘屬於汝,由汝受用,更不作父想,亦不作子想,亦無用想。是名持《法華經》,從劫至劫,手不釋卷,從晝至夜,無不念時也。”

法達蒙六祖的點撥啟發,所有的疑惑一時冰消,踴躍歡喜,作偈讚曰:

經誦三千部,

曹溪一句亡。

未明出世旨,

寧歇累生狂。

羊鹿牛權設,

初中後善揚。

誰知火宅內,

元是法中王。

六祖道:“你今後方可名念經僧也。”

法達聞言,痛哭流涕地跪倒在六祖麵前,真誠地懇求:“六祖大師,法達癡迷不悟,對大師無禮,請您原諒。但願今生今世隨侍在您身旁,還請大師恩允!”

法達說著,以頭“咚咚”觸地不止。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