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海趨步上前,彙報說:“師父,您昨天吩咐弟子去辦的船隻已準備好了。”
六祖惠能道:“神會、法海,為師該啟程返回新州了。”
神會巴眨著眼睛:“什麼時候啟程?”
六祖惠能:“就在今天。”
神會感到意外:“這麼快?”
六祖惠能:“不算快,是時候了。”
法海問道:“師父,你要帶多少人去?”
六祖惠能:“僅帶六人,你與神會也要隨行,從水路出發。”
……
曹溪溪口,寶林寺所有和尚都穿戴整齊,到來替師父送行。
山風,吹拂著兩岸山坡的李樹林。
六祖惠能身穿金紅色袈裟,拄著錫杖,登上小舟。
神會、法海與智常等六位僧人攜著行囊,隨後上船。
六祖惠能深情地眺望著曹溪這片使他佛業宏張的寶地,望著岸上擠得滿滿的弟子,吟哦道:“葉落歸根,來時無口。諸佛出現,猶示涅槃,有來必去,理亦常然,我此形骸,歸必有所。”
眾徒弟問:“師之法眼,何人傳授?\"
六祖惠能答:“有道者得,無心者通。”說完與眾弟子揮手作彆。
六祖惠能乘坐的木船從韶州出發,從曹溪兩旁的李樹林穿出,輕舟徐徐離岸,沿著北江順流而下。
清清綠水,點點白帆,脈脈青山,燦燦野花,深深藍天,片片白雲……一切都是那麼自然,那麼美好。連佇立船頭的六祖惠能的蒼老身影,也融在這和諧的大自然裡。
江水碧綠如緞,兩岸峭壁似削。
藍天遼闊,水鳥翱翔。
眼前是美景無限,但在六祖惠能眼前浮現的卻是人生走過的一幕幕:金台寺聽經,到湖北東禪寺投奔五祖,也得祖傳聖衣金缽,及後躲藏懷集、四會、新州十六餘年,直至複出後廣州法性寺剃度,在韶州寶林寺大開“頓悟”法門,眨眼之間,又三十多年了。
這長途跋涉的人生之路,何等的曲折,何等的艱辛!思前想後,六祖惠能止不住情思萬千,感慨良多。
輕舟在江麵行了好多天,由北江順水直下珠江,再溯流而上,到羚羊峽口時,已是殘陽夕照,歸帆點點了。
在落霞滿天之時,六祖惠能他們所乘的輕舟經過古城端州,在城西一個碼頭泊定。
船家見天色已晚,指著被風浪打得左招右擺的輕舟,對六祖惠能師徒說:“大師,現在天色已晚,江上刮起大風,浪頭那麼大,連夜行船,不大安全。我們倒不如把船靠泊,先燒飯吃了,歇息一晚,明早再啟程,好嗎?”
六祖惠能點了點頭:“好、施主,那就先休息一晚吧、你行了幾天船,也夠累的了。”
神會向六祖惠能道:“人說這裡風景如畫,我們何不趁隙上岸一走,瀏覽一下城中美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