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 耐人尋味(1 / 2)

落難情緣 洪門十一少 3942 字 9個月前

六祖惠能大師見眾人答不上來,便朗聲道:“能!”

“用什麼方法?”張中昌問。

六祖惠能大師答道:“隻要方法得當。這方法之一,便是佛教的禪宗文化,一種使人的生活狀態和心理狀態變得寧靜和諧的中國傳統智慧。”

接著,六祖惠能大師對禪宗文化作了進一步的分析——禪學思想精華是啟迪智慧,淨化人心。禪學的豁達是通向內心和人際和諧的坦途。

禪學是這樣一種大道,它教導每一個人:世界便是我,我便是世界,世界美好我也美好,世界痛苦我也痛苦,人人都應該寧靜地生活,自自然然地生活,如雨在清水裡,如雲在藍天上,如花盛開在陽春三月,如雪飄落在寒冬,順乎自然、寧靜地生活,與天空、與大地、與人、與動物、與靜物和諧相處,和諧得如同魚與水、雲與天。

如果人心明鏡般通透,如湖水般平和,如高山般安安詳那麼,上麵所說的戰亂、困擾朝廷帝皇的皇位之爭,宮廷政變之類的禍國引發的戰亂等事,也就會被不知不覺地消除於每一個尚末萌發根芽的初始狀態之中了。

六祖惠能大師這一番話,直聽得張中昌連連點頭稱是。“朝中權力競爭激烈,文武大臣的妄想執著也很強烈,如何能做到和諧相處?”

神會見張中昌提出這麼一個千古難題,雙手合十,連說“善哉,善哉!大人說的是大話題……”

六祖惠能大師道:“此乃涉及心念所思所想之事。說易容易,說難亦難也!此乃人心一念之間,就可以有截然不同的兩種境界、兩種天地啊!”

六祖惠能大師說到這裡,意味深長地舉了一例子:早些年,有一位才華出眾的鄉間青年,由於他自尊心很強,性格內向,幾次鄉試都中不了秀才,因此,難以避免遭人議論,說他才疏學淺,爛泥扶不上牆。

這些議論傳到他那裡,使他一度產生抑鬱、消沉頹廢的情緒。為消愁解悶,他隻身外出遊覽了幾處名山大川。但遊客們的談笑風生沒能激發他的興致,反而更令他落寞感歎;青山綠水,在他的眼裡全無靈氣與生氣。

他萬念俱灰,決定最後去一座偶爾聽說卻不大出名的大山,不是為了觀賞,隻為選擇一個不為親朋所知的地方結束生命。

當他到達那座山時,他驚呆了:光禿禿的山,隻有一座簡樸的古寺,哪有風光!卻見遊人如織,一律虔誠地頂禮膜拜。他從未到過佛門,覺得這些人的行為不可思議,便好奇地問他們為何來此山。儘管答說不一,但都表達了善良而美好的願望。

他既震驚又疑惑:人人都有希望,我卻萬念俱灰……我應該怎麼辦?

後來,他無意中在那座古寺看到一本《維摩詰經》,於是,身不由己地翻開看了一遍。

出乎他的意料,他竟然從中幡然頓悟,毅然重新回到了學堂,投入到認真學習功課之中。

他說:“是博大精深的《維摩詰經》使我明白看破、放下、自在”的禪機妙理,助我越過滿目蒼涼,轉入了一片充滿生機的新天地!”

詩人杜甫的名句“感時花濺淚,恨彆鳥驚心”,表達了詩人在國破親離中的悲愴。因為感時傷世,所以詩人因情生境,看到花也覺得“濺淚”,聽到鳥鳴也覺得驚心。從心理生發機製上說,這和上例那位鄉間青年因萬念俱灰而滿目蒼涼是一致的。

眾生因妄想執著,為種種境所迷,心為追逐而流轉。因貪、瞋、癡不斷,就有喜、怒、哀、樂,迷時境轉人,悟時人轉境,境由心生和因境生情,都說明了人心的難以調治。

佛法則正是療救人心的一劑良方。有的人“一葉悲秋”,因為恐懼生命的短暫,憂慮人生中的失落;而佛法可以從一片落葉中感悟出生命無常、萬法皆空的真諦。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