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第 11 章 灣區霧影5(1 / 2)

這個偵探開掛了 5303 字 10個月前

[]

“呃……你是問之後我們要做些什麼嗎?”

剛剛才美滋滋地恰完了一頓飽飯,順帶聊了點小八卦,寧芙已經開始發起了飯困,思維也漸漸遲緩了起來。

現在,她那怠速運作的大腦正在垂死掙紮,企圖為自己毫無理由的離譜行為,編出個能夠糊弄住對方的理由。

畢竟,這可是抓捕犯人的嚴肅行為,不是小孩子過家家,多少得搞出個說得過去的推理過程才行。

“巴德探長,對於港口區遊蕩的流浪漢們,你有多少了解,這些人一般都會選擇在哪裡過夜呢?”

“碼頭路空置的廢舊房屋、河濱街那邊剛竣工的跨河大橋、還有羅斯蘭德廣場的長椅……您問這些是要乾什麼呢?”

巴德探長先是報菜名似的說出了一串兒地址,之後才反應過來,麵帶疑惑地問道。

“寧芙小姐,您的意思是,您認為港口區的流浪漢中,或許有人恰好目擊到了案發現場?”

還能這麼解釋?

寧芙萬萬沒想到,這位巴德探長竟然還有點子迪化天賦在身上。

這個借口聽上去還不錯,至少比寧芙臨時編出來的要像樣一些。

可惜,等下抓捕犯人的時候,還要靠巴德探長出工出力,保護自己的安全,總得讓他知道自己要抓的是何許人也。

寧芙高深莫測地搖了搖頭,淡淡說道。

“不,我認為,凶手應當是一名流浪者,一名身材異常矮小的流浪漢。”

“身材矮小這點我能理解,我也聽說了您對於凶手足跡的見解。隻不過,關於流浪漢這點,恕我愚笨,我還是不太明白。”

寧芙慢條斯理地用餐巾揩了下嘴角,擦掉進餐時不慎黏上的醬汁,一本正經的胡編瞎拽道。

“你看,這接連五起案件,受害者的死亡時間分布比較隨機。早至五六點鐘,晚至午夜時分,都曾有受害者不幸遇難。”

巴德探長半懂不懂地點了點頭。

“再結合上這幾起案發地點位置偏僻的特點,若是凶手不了解港口區的地形地貌,隻怕很難找到這樣不受人影響的方便地方。由此推測,凶手大概率是個四處流浪的乞討者,這才能同時滿足了解地形與時間充沛兩個要素。”

“可是……”

“沒有可是。”

看樣子,對於寧芙的推論,巴德探長像是將信將疑的樣子。

但寧芙這次卻沒有半點顯擺的意思,並沒有多說什麼,隻是做作地豎起右手食指,示意對方不要再追問下去了。

哪怕想講也沒有更多的詞兒了。倉促之間,寧芙也憋不出來太多合乎常理的解釋。

“不用心急,等我們抓到犯人之後,你就都能明白了。”

事實上,能擠出剛才那些不太站得住腳的推論,就已經廢了寧芙不少心力了,她也懶得再費勁巴拉地瞎編莫須有的推理過程。

反正凶手行凶過程毫不遮掩,留下了大量痕跡。等真凶落網之後,證明對方犯罪的鐵證簡直是數不勝數。

不說彆的,光是昨夜遇害的最後一位受害者雪莉小姐,就已經為凶手的甄彆工作,做出了自己的一份貢獻。

從屍體上也能看出來,雪莉小姐生前曾經奮力掙紮過,指甲縫裡還殘存著凶手的血跡,身上的抵抗傷痕跡,乃是五名受害者中最為明顯的一位了。

據寧芙的推測,凶手八成是錯誤估計了雪莉的戰鬥力,隻看著對方身材嬌小瘦削,就直接衝了上去恃強行凶,沒想到對方反抗的力度有些超乎想象。

雖然雪莉依舊是被凶手扼死,拋屍在一灘泥濘之中,但受害者的拚死反抗,也在該人的身上留下了不容辯駁的痕跡。

至於接連五起現場遺留下來的鞋印、指紋等等,那更是確鑿無疑的如山鐵證。

隻要寧芙能夠成功抓捕到隱跡與人群之中的凶手,有這麼多的物證在手,必能坐實一樁鐵案。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